美爾雅期貨:豆油震蕩筑底
USDA11月報告上調大豆單產及產量,美豆近月合約幾乎全部回吐6月份以來的天氣升水。而南美種植目前情況正常,年底前,市場難覓重大利多或利多題材。整個商品環境空頭氛圍強烈,反彈高度有限;在新年度大豆仍舊偏緊的格局下,豆類油脂行情預計震蕩筑底。
一、政策方面的影響
1.2012/13年度大豆收儲價格已定
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做好2012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今年繼續在東北四省區繼續實行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根據地區不同,大豆(國標三等)收購價為2.3元/斤,折合4600元/噸。
2.大豆拋儲暫停
持續近2 年的臨儲大豆競價銷售工作自上周起暫停交易,即將啟動的2012年臨儲大豆收購價高于競價銷售起拍價,減少財政虧損和避免“轉圈大豆”是暫停交易的主要原因。
十八大剛剛閉幕,2013年面臨著國家領導人的換屆,從民生角度考慮,市場一方面主要以維持穩定為主,農產品價格不會出現不正常的大幅上漲;另一方面,還會繼續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基調來指定相關政策。終端市場價格需要一定的限制,而又要保證原始端的收入利潤,就驅使國家會通過制定補貼、收儲政策等方式對農民和企業進行一定的保護。
二、農產品大背景:全球糧食、油脂油料供需依舊偏緊
美豆減產已經確定,南美豐產預期雖強烈,但未進入生長關鍵期,產量尚不可確定。
1.美豆產量基本確定
USDA11月供需報告繼續大幅上調美豆單產,將美豆單產數據由10月的37.8蒲式耳/英畝上調至39.3蒲式耳/英畝,而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大主產國今年秋季供給較9月預估增加了1000萬噸,大大緩解了南美大豆上市前的供需緊張格局。但同比來看,這個供應水平并不充裕,依然屬于偏緊張格局,但足能夠緩和之前過度偏緊的預期憂慮。
數據來源:USDA 美爾雅期貨
USDA11月供需報告數據
從往年USDA單產調整情況來看,后續再次大幅調整單產的概率較低。美豆2012/13年度的供應基本已經穩定,后續市場焦點逐步轉移到消費以及南美豆的供應上。
2.南美豆種植預期暫時較好,但仍未到南美豆生長關鍵期,豐產仍不確定
在南美播種初期,南美尤其是阿根廷地區持續降雨了一段時間,土壤過于潮濕,播種機械工作難以展開,對該國大豆播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11月以后,南美天氣逐步轉好,巴西中部降雨有效恢復,且近10天阿根廷天氣雖有局部降雨,但多數地區已經放晴,墑情較為理想。而現在仍未到南美豆生產的關鍵期,產量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具體還有關注后期南美豆天氣的變化以及南美現貨流通環節等因素的影響。
據Safras報告截止11月16日,南美播種進度目前已完成66%,去年同期78%,平均水平66%。雖今年提前播種,但播種進度落后于去年同期水平,對豐產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市場目前預測南美豆增產概率占絕大部分。
往年對南美豆出口影響較大的另外一個問題巴西港口運輸物流能力以及阿根廷罷工問題也繼續可能成為新年度南美豆出口增加供應的阻礙。盡管可能新年度的南美大豆產量填補美豆緊張的供應,但物流運輸問題和罷工威脅可能會限制其實際供給。
三、短期國內豆粕豆油成交量放大刺激價格反彈
前段時間的下跌提振部分買家逢低試探性補庫,國內油廠豆粕提貨量和成交量上周有所放大,特別是山東地區;豆油成交正常偏大水平。
豆粕和豆油成交量的放大暗示市場消費旺季的來臨,按照歷年消費旺季周期來看,隨著新年的到來,國內豆粕和豆油消費量也隨之增大。消費量的上升預期也刺激豆類價格的反彈。
四、油脂庫存依舊龐大,可能對價格形成抑制
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目前145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106萬噸增加了27%左右。
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則接近80萬噸,而由于明年棕櫚油相關政策可能發生變化,故而年底這兩個月進口商加大棕櫚油進口量,預計11月棕櫚進口量為75萬噸,12月72萬噸左右。而1-10月國內棕櫚油消費量大約是446.9萬噸,與去年同期基本相同。由于禁散、去年查地溝油錯殺棕櫚油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二三級市場的逐步消失,現貨基本上是堆積在港口的。預計11月份全國棕櫚油消費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所以,年底國內港口棕櫚油預計會達到一個高峰狀態。
總體上來看,由于去年油脂產量預估大幅提升,消費增幅不及預期,當前全球植物油總庫存超預期,全球植物油全面過剩。油脂庫存的龐大,可能會對價格反彈的高度形成一定的抑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