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效應發酵 螺紋鋼暴跌失守3600元
昨日螺紋鋼期貨重挫,結束了1個多月的盤整走勢。 (翟超/制圖)
淡季效應逐漸顯現,市場供需面再度惡化。在持續發酵的利空打壓下,螺紋鋼期貨終究按捺不住,用暴跌結束了近一個多月的盤整。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螺紋后期將延續調整,但下行空間有限。
周一,國內商品市場大多溫和上漲,唯獨螺紋鋼盤中一路向下、大幅跳水。當日收盤,螺紋鋼主力RB1305合約收報3544元/噸,重挫103元/噸,跌幅高達2.82%。持倉與成交量均大幅放量,主力合約當日增倉40.7萬手至141萬手,日增倉量為上市以來罕見。
久盤之后迎來增倉暴跌,是鋼市疲軟基本面發酵后的必然結果。“進入11月中旬傳統淡季,鋼材社會庫存在連續下跌后出現回升。與此同時,在北方螺紋鋼現貨價格下跌引領下,南方市場近期也開始疲軟,近期鋼市或將延續調整,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光大期貨鋼材分析師呂肖華表示。
現貨方面,昨日全國多數地區建材現貨市場報價下跌。從整體看,全國28個主要城市HRB400螺紋鋼平均價為3998元/噸(實重),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4元/噸;28個主要城市8mm高線平均價為3739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16元/噸。鋼材原料價格近期連續調整,其中,鋼坯價格自上周五至昨日累計下跌80元/噸,也是本周一鋼市走弱的重要誘因。
西本新干線分析師邱躍成也認為,短期國內鋼價仍面臨較大的震蕩下行壓力。“鋼材終端需求在進入傳統消費淡季之后趨弱明顯,北方鋼廠資源南下力度的增加將加大南方市場供應壓力。加之原料價格面臨高位回落壓力,市場資金仍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跡象”。
冬季消費轉淡是鋼市歷來慣例。據了解,隨著北方市場逐步進入寒冬季節,東北地區不少建筑工程已經停工,建筑鋼材需求萎縮明顯。在本地鋼貿商冬儲意愿趨弱的形勢下,北方鋼廠正在加大資源南下的力度。據相關統計,東北地區新撫鋼、通鋼、西鋼、建龍、四平現代等幾家鋼廠10月份資源發往上海、廣州的量為19萬噸左右,但11月份計劃發貨量增加到34萬噸,增幅達到79%。此外,十八大后中小礦山、煤礦的相繼復產,使得原料價格面臨回落壓力,而鋼廠前三季度行業虧損,在目前有盈利的情況下通過增產來扭虧的沖動很強,對市場也都形成利空。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當周,全國鋼材庫存總量為1229.66萬噸,增加1.11萬噸,增幅為0.09%,終止了連續5周的下降步伐。供需面惡化在庫存環節得到體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冬季到來市場需求的減弱,市場庫存持續下降的局面或許已經結束。
而從昨日螺紋鋼期貨走勢看,增倉暴跌也表明市場短期維持弱勢的可能性較大,空頭資金依舊占據主動。上期所盤后持倉報告顯示,螺紋鋼期貨前二十名空頭席位增持空單11萬手至44.3萬手,前二十名多頭席位增持多單9.3萬手至44.1萬手,主力凈空有所上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