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鋁國家收儲傳言來襲 行業巨頭表示不知情
接近中鋁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真的要實行銅鋁國家收儲,由于貨源緊,或許能夠少許提高鋁價。
近日,市場傳言稱國家將進行原鋁、精煉銅的收儲,一旦恢復收儲,國儲局可能買進約40萬噸的原鋁以及16.5萬噸精煉銅。
數據顯示,上周國內現貨鋁錠價格繼續下行。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真的實行了國家收儲鋁價或能夠有小幅上漲。一位接近中國鋁業的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對國家收儲一事尚不知情,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或者相關政策出臺表示鋁國家收儲,有沒有這件事我們正在核查中。”
而江西銅業董秘潘其芳也表示,公司沒有收到相關通知,但他表示江西地方收儲確有其事。上個月,江西省決定對省內國有企業生產的銅、鎢和稀土等戰略性資源產品進行收儲。
鋁業瓶頸仍未突破
上述接近中國鋁業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真的要實行銅和鋁國家收儲,由于貨源緊或許能夠提高鋁價。”但由于我國鋁資源相對貧乏,而國內對鋁的需求持續高漲,國內資源難以滿足要求。
由于上述問題,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國內鋁企業應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機遇,加大海外開發力度,憑借扎實的技術基礎,通過資本運作以及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合作,開發海外資源,在能源價格優勢地區布局電解鋁產能,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完善好產業鏈,抵御未來市場的風險。
目前,中國的氧化鋁和電解鋁產能、產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幾大鋁企業總產能占全球電解鋁產能的比重,總量上具備了話語權,但是缺乏相應的定價機制。
昨日,有分析師表示,無論是在產品上還是技術上,搶占制高點都將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鋁加工企業要通過強有力的市場占有和前沿產品的開發引領市場,進而主導市場。同時,鋁企業還應考慮到,推行企業標準、覆蓋國家標準、形成行業規則、取得話語權,這是行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當前國內鋁行業的發展始終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對于技術保護或者知識產權保護缺乏有效保障,從而造成整個行業入門起點低,有些企業技術含量低,節能減排壓力大。”有業內人士如是表示,“鋁是僅次于鋼鐵的第二大金屬,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金屬’。因此,今后幾年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在國內擴張潛力有限的情況下,發展下游深加工產業將成為主導,海外并購和投資將成為外延式擴張的重要選擇。”
中國氧化鋁將近三分之一的產能依賴于進口鋁土礦。隨著2014年的臨近,印尼的鋁土礦不再出口,而印尼礦的量占了這些總量的80%以上。有業內人士呼吁隨著國內氧化鋁企業的進一步擴張,對海外礦的依賴度仍在加大,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國內氧化鋁企業對于礦石價格的話語權和定價權缺乏相對統一的口徑與有效的機制制約,需要我國鋁企業聯手,共同研究形成新的定價機制。
收儲或引發價格小幅上漲
在銅行業中,今年第三季度全行業營收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2.3%,其中稀土行業第三季度同比下降49%。盈利指標中,除鋁行業毛利率小幅上揚,其余子行業均出現下滑。意外的是3季度黃金均價環比上升2.5%,但由于黃金公司的營業成本環比上升19%,導致黃金行業3季度毛利率下滑。
第三季度末銅資源類公司的庫存規模出現環比回升,考慮到我國8、9月份銅進口較高,分析師預計三季度銅行業鏈條出現了補庫行為。進入10月,銅進口貿易升水與銅金屬升貼水指標都開始下探,SHFE銅庫存快速上升,保稅區庫存也上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部分銅企表示10月以來銅金屬的需求平平。分析師認為4季度即使人民幣升值有可能導致近期銅進口仍然較高,但是中國實體層面缺乏真正的補庫需求,很可能仍然是融資銅導致進口數據虛高。
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表示,2012年10月31日有色金屬行業上市公司公布三季報,整體上看,行業營業收入增速放緩,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擴大。受宏觀經濟走弱影響,產品量價齊跌,上市公司業績大多下滑。
從銅行業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銅價下跌導致公司業績下滑。2012年1-9月銅價同比下跌16.2%,銅行業營收同比增長9.5%,凈利潤同比下降39.5%,整體毛利率下降4.01個百分點,至5.2%。其中7-9月銅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41.1%,毛利率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至4.5%。
那么如果實行銅國家收儲之后,能否穩定銅價?記者采訪多位分析師均表示,如果銅、鋁國家收儲的話,可能價格會小幅上漲,而這一經驗是建立在稀土收儲后價格小幅上漲的基礎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