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熱下游冷 銅貿商中間承受風險
為保證長假期間的正常運轉,下游銅消費企業一般都會在長假前進行備貨,但今年不僅沒有備貨,就連長假結束后也很少看到有企業集中補庫。“下游銅消費企業開工率很低,大多數都是根據訂單情況按需采購。這一段時間,我們的生意很清淡。”銅貿商鄒女士表示。
據了解,目前,華東地區的線纜企業平均開工率約70%,銅材企業表現則更差,開工率僅60%。“按常理,長假結束后下游消費行業生產活動會步入正軌,銅消費量會有所回升,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清遠銅交易中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經濟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出現這種反常現象也在情理之中。
下游消費低迷,但上游銅冶煉廠生產意愿依然強勁。“這是因為最近銅精礦加工費漲了近30%。目前TC/RC(粗煉費/精煉費)為每噸65美元/每磅6.5美分,處于年內最高水平。”五礦期貨副總經理陶陽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加工盈利大幅提升,大大增強了銅冶煉廠的生產意愿。
銅冶煉廠只是通過來料加工賺取固定的加工費,而加工出來的大量精銅讓那些簽訂長單的大型銅貿易商承受著巨大的市場風險。“冶煉廠生產出的精銅,大部分還是要流入國內市場,但現在國內市場消費低迷,滬銅與倫銅比值僅7.2,我們只好把貨先存放在保稅區。”國內一位銅貿易商表示,他們要等滬銅與倫銅的比值上升一些后,才會考慮將精銅報關進入國內市場。
銅價的內弱外強,使得保稅區的銅庫存不斷增加。據富寶資訊銅分析師雷連華介紹,目前上海保稅區電解銅庫存已超過55萬噸,若加上并沒有計入數據的私人庫存,估計已超過百萬噸。“若只考慮供需狀況,國內銅價難以再上到60000元/噸”。(朱思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