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過剩 鄭糖再創新低
9月25日,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再創新低,主力1301合約收于每噸5163元,跌幅達1.39%。糖價雖然較前期快速下跌已經有所放緩,但市場人士認為,糖市供應過剩局面未有改觀,還將繼續下行尋求支撐。
東華期貨分析師朱延振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糖市基本面非常差,第二批食糖收儲也未能成功托市,收儲后糖價甚至擺脫了震蕩走勢,加速向下。”
為穩定食糖市場價格,國家發改委9月18日公布本年度國家第二批食糖臨時收儲計劃。收儲數量按50萬噸安排,收儲基礎價格為每噸6200元,目前收儲工作已經全部完成。9月20日、9月24日,鄭糖主力1301合約分別下挫2.21%和3.47%。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經琢成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盡管第二批食糖臨時性收儲50萬噸可緩解白糖短期庫存壓力,但是無法徹底解決食糖面臨的較高庫存的現狀。高庫存主要因為國內進口糖量持續同比增加?!?月中國進口糖583366噸,同比增加38%,如此大量進口,甚至抵消了白糖50萬噸收儲的利好。
此外,經琢成還指出,下一榨季即將開榨,從目前的情況估算,增產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白糖主產區廣西一旦開榨,食糖供應量還將持續增加,供應壓力不減反增。
除了國內供應壓力依舊較大外,國際市場上雖然因天氣干燥,巴西甘蔗產量有望下調產量,但無論巴西本榨季最終產量是否能達到此前預估值,國際糖市供過于求格局依然不變。各大機構對食糖供應剩余量的預測顯示,雖然較前期有所下調,但也維持在350萬噸-600萬噸高位。國際糖市供大于求,壓低了糖價,這也是中國進口糖增加的主要原因。
白糖供應壓力還將增加,但是需求旺季卻已經臨近尾聲。
經琢成指出,由于中秋和國慶“雙節”臨近,白糖節前備貨基本已經結束,短期內需求將下降,接下來需求回暖要等到春節備貨,最早也要到12月才開始。
良茂期貨分析師王培賢指出,含糖食品產量增幅放緩已經開始導致白糖價格大幅走低,目前鄭糖仍有下行空間。朱延振則認為,鄭糖快速下跌階段已經過去,9月25日鄭糖跌幅已經縮窄,未來糖價有望展開震蕩,盤中或有小幅反彈,但幅度不會太大,適合短線交易。(張競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