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價能否破百 四因素主導后市
昨日,NYMEX10月原油期貨盤間刷新日內高點至95.44美元/桶,隨后回落至95.26美元/桶,上漲0.08美元,漲幅0.08%。
近期,原油期價位居高點,市場投資者對其顯得有些“迷茫”。目前來看,影響原油走勢主要基于四點因素:一是伯南克講話是否會推出QE3,二是原油產量庫存數據能否穩定,三是艾薩克颶風對于后期影響因素有多大,四是挪威石油工人可能發動罷工是否屬實。
首先,市場聚焦全球央行年會伯南克講話內容,以尋求有關提振全球經濟增速舉措的關鍵線索。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向上修正至1.7%,符合市場預期,美國7月份未決房屋銷售指數為101.7,大于前值99.3,同時月率為2.4%,不僅遠大于前值-1.4%,同時高于預期的1.0%。昨日凌晨時段,美聯儲公布褐皮書,依然認為美國經濟復蘇緩慢,通脹依然受控,不過褐皮書更加關注干旱造成的農產品漲價。值得注意的是,此跡象仿佛有2010年QE2推出前的征兆,顯現寬松政策時間窗口來臨。從近期伯南克表態來看,對于QE3或者其它新寬松政策態度是贊同的,因此,不排除伯南克在周五的講話中再度刺激市場預期,提及QE3是否推出,進而提升原油市場風險偏好。
其次,周三,美國財政部聲明顯示,七國集團(G7)正在監控高油價給經濟造成的威脅,呼吁石油生產國提高產量,同時公布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顯示增加,且戰略儲備釋放仍然可能存在,原油期貨一度大幅下挫,并跌破95美元。上周EIA原油庫存增加378萬桶,至3.6452億桶,基本符合此前美國石油學會(API)對原油庫存大幅下滑的判斷。隨著G7呼吁提高產油量的呼聲愈烈,后期產量成為未知。
另外,G7國家財長警告,已經做好了準備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來緩解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的壓力,并聲稱已要求國際能源署(IEA)采取適當行動,確保市場得到充分供應。
日前,颶風艾薩克登陸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南部,導致墨西哥灣油田90%暫停石油生產(墨西哥灣石油產出占全美產出23%),受此影響原油期價大幅飆升,不過由于精煉廠商與海上石油設備并未受損,“艾薩克”對墨西哥灣石油生產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不及預期,原油期價徘徊不前。目前艾薩克颶風已經降級為熱帶風暴,風暴本身仍然逗留在墨西哥灣,并造成洪澇及電力供應中斷等狀況。
消息聲稱,挪威石油工人可能發動罷工亦支撐油價。作為世界第八大原油出口國,挪威的石油行業罷工同樣吸引著市場眼球,由于勞工談判失敗,未來幾周內挪威石油工人或將發起第二輪罷工。
分析人士表示,以上四因素均可能成為市場參與者炒作的題材。雖然原油產量亦有提高可能,但其它三點因素成為炒作可能性較大,且有蓋過產量提高利空因素。綜合來看,原油上漲空間猶在,而反彈基礎基本確立,預計短期仍將維持偏強態勢。(王 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