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調預期升溫 貿易商反應平淡
距國家發改委調整成品油批發價格還不足一周,就有多家機構發布報告稱,本周由于三地油價漲幅已經超過了2%,成品油價格上調的“半扇窗戶”又已經打開。有機構預測,若國際油價以目前價位運行,成品油價格年內第四次上調窗口開啟時間或在下月10日前后。不過與國際油價的積極上攻不同,國內成品油現貨市場則并不如想象中火爆。
中宇資訊的檢測模型顯示,本周,三地原油連續22日移動加權均價為每桶106.774美元,基準均價每桶104.51美元,三地原油變化率+2.17%。該機構分析師高承莎認為,雖然近兩日三地原油上揚幅度逐漸收窄,但8月底突破4%的可能性仍極大。
卓創資訊也認為,若后市三地原油均價保持目前價位,其加權漲幅最快將于8月23日再次沖破4%,滿足油價上調的第一個要素。同時,如果三地原油均價保持目前水平,到9月7日達到22個工作日的調價周期時,三地油價漲幅甚至可能達到6.5%—7%,油價上調窗口將再次開啟。該機構預測,如果油價調整及時落實,上調幅度會在350元/噸左右。
不過,與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所反映的價格趨勢不同,成品油貿易商對油價上漲似乎反應并不強烈。
豫東地區某成品油銷售企業負責人付光輝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雖然這幾天外盤油價依然在漲,油價短期內再度上調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他進貨的需求并不強。“8月10日上調前我備貨不少,現在主要是消化庫存。根據經驗,一般調價過后,貿易商們都會相對謹慎,除非看到明顯信號或者調價時間點臨近才會有所行動”。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上次成品油調價后,成品油貿易市場購銷低迷,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出貨量也出現了下降。卓創資訊的胡慧春表示,雖然國際油價依然強勢,但國內成品油市場還是以觀望為主,一些地方雖然有些小幅補漲,但諸如民營加油站之類的銷售終端進貨并不積極,市場成交情況一般。
對此高承莎認為,在8月10日成品油價格上調之前,許多貿易商和銷售終端大多購進待漲,庫存處于中高水平,調價之后市場處于去庫存階段,購銷氣氛比較清淡。“昨天原油的振蕩走勢使現貨市場心態趨向保守,造成成品油市場購銷并不活躍”。
雖然9月份油價再度上調的預期很強,加之“金九銀十”傳統購銷旺季臨近,可能會提振成品油市場,但一些貿易商認為,短期內成品油市場可能不會有太大起色。“本周末臺風"啟德"將給華南大部分地區帶來強降雨天氣,根據以往經驗,該區域廠礦企業及戶外基建工程開工將受到影響,成品油出貨環節也將受到打壓,預計華南地區整體成交將出現明顯下滑”。(張晨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