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爆發黏蟲災害 玉米供需缺口擴大
黏蟲災害或令玉米絕收,昨日大連玉米期貨放量大漲。翟超/制圖
證券時報記者 李哲
吉林、河北等地近期爆發黏蟲災害,大片地玉米地被黏蟲啃食。農業部表示,這次災害發生面積之大、范圍之廣為近十年罕見。這一局面顯然對于中國已經處于凈進口狀態的玉米市場是一個重大打擊,玉米供需缺口恐將進一步拉大。
受黏蟲災害或令玉米絕收消息影響,玉米1301合約放量大漲收長陽線,截至收盤玉米期貨1301報2421元/噸,成交量增加1066266手,持倉量增加227170手,上漲30元,漲幅為1.25%。
農業部種植司副司長周普國表示,8月上旬,全國黏蟲相繼爆發,重發的田塊一般是100頭到500頭,最高是2500頭,全國病蟲害已發生3億畝次,發生面積之大、范圍之廣為近十年罕見。全國已派了70個督導組到各地去督導病蟲害防治情況。
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數據顯示,初步統計全國黏蟲發生面積已超過3000萬畝。其中,內蒙古發生面積約800萬畝,重發區域為通遼和赤峰;河北發生面積990萬畝,重發區域為廊坊、唐山、滄州、保定、秦皇島;天津市寶坻、薊縣、靜海、漢沽等區縣玉米田發生面積70萬畝,重發生面積13萬畝;北京市發生面積46萬畝,重發區域為通州、大興、平谷、順義;吉林省發生面積180萬畝,重發區域為長春、四平、吉林、松原、白城;山西省發生面積187萬畝,重發區域為晉中。這些地區重發田塊玉米百株蟲量一般可達100~500頭,最高2000~5000頭。此外,黑龍江、遼寧、山東和貴州等省區也有發生,局部地區發生較重。
此時發生如此嚴重的黏蟲災害對于玉米生產無疑會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勢必擴大國內玉米市場供需缺口。有數據預計,2012/2013年度中國的玉米缺口為890萬噸,而至2020年中國的年玉米總進口量將增到1500萬~2000萬噸。而海關總署最新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玉米240.54萬噸。
當前,全球玉米市場在美國56年以來最嚴重的旱情影響下,正處在非常緊張的供求格局當中。美國農業部上周五的報告預計,今年的玉米產量為108億蒲式耳,較上一次預測下修17%,較2011年減少13%,且為自2006年以來的最低產量。美國農業部還預計,2012年平均每英畝的玉米產量為123.4蒲式耳,較2011年下降23.8蒲式耳,若實際符合預期,那么這將是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平均產出。
國內黏蟲災害下,國內供需缺口將擴大,玉米市場未來進口也將進一步加大,市場恐慌情緒上升明顯。統計顯示,過去一周,美國的玉米出口跳升至10個月來的第二高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警告說,受惡劣天氣、資金炒作等因素影響,糧食價格可能進一步走高,全球可能重陷4年前的糧食危機。值得警惕的是,谷物市場已經隱現搶購和囤積等危險苗頭。
在高漲的吸引下,農田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好的投資項目之一。有消息顯示,包括英國資本家查爾斯雷德蒙瓦特在內的國際資本正涌入非洲各國,大量購買農田進行投資。
(李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