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災觸發漲勢 玉米接棒農產品龍頭?
記者 熊鋒
雖然農產品繼續成為的熱點,但強勢是否會得到延續?分析人士指出,除炒作題材外,后市走強還需要需求轉好等更多實質利好的配合。
豆類炒作題材塵埃落定
此前,由于美國天氣干旱的炒作和減產的預期使得豆類大幅上漲,但在上周五公布的美國農業部(USDA)8月供需報告一一得到驗證之后,市場繼續炒作空間變小。
6月中旬美國干旱炒作開始,美豆則自6月初以來上漲幅度超過30%,農產品相較于其他品種的強勢顯而易見,也帶動國內市場跟盤上漲,其中豆粕表現最為搶眼,最大漲幅超過20%。由于近期美國產區降雨預期拖累,豆粕期貨在8月1日創出近期新高之后有所回調,但上周依然高位震蕩。昨日,豆粕期貨主力合約1301報收3868元/噸,跌幅1.35%。
浙商期貨首席油脂分析師朱金明說,USDA8月供需報告一方面驗證干旱給作物帶來的巨大影響,另一方面也使市場對于供應方面的題材炒作告一段落。因此,出現高位震蕩的可能性大。
值得關注的是,國際商品基金出現高位離場跡象,而國內資金高位獲利了結也對盤面構成拖累。興業期貨高級分析師施海指出,美國農業部報告利多被市場消化吸收,致使豆粕高開遇阻回落,盤面呈現價跌量倉俱減弱勢特征,部分多頭投機資金主動獲利回吐跡象較為明顯,中期走勢仍延續高位區域性震蕩格局。
玉米上漲高度看蟲災
在CBOT玉米大漲之際,國內玉米期貨表現十分淡定。不過,昨日由于東北等地區蟲災再度引起市場關注,玉米期貨昨日午后領漲市場。市場人士分析,粘蟲災害題材對玉米盤面構成短期提振,但蟲害的實際影響尚不確定,從而令盤面存在一定的回落風險。
6月中旬美國干旱天氣炒作開始,CBOT玉米價格上漲幅度超過60%,不過由于國內進口玉米量較小,所以受到國際玉米價格大漲的影響較小,國內期價跟漲幅度遠不及CBOT。
不過,昨日有報道稱,根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數據顯示,8月上旬,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部分地區玉米粘蟲三代幼蟲相繼暴發,面積之大、范圍之廣、密度之高為近10年罕見,對玉米等糧食作物生長造成嚴重威脅。
受此影響,昨日國內玉米期貨午后出現脈沖式大漲,至收盤依然領漲期市,而持倉、成交均雙雙創出天量。施海認為,受國內玉米粘蟲成災,吸引多方主力資金轉戰玉米,玉米期價大幅上沖,成交量大增120.8萬余手至137.1萬余手,并創下1年零8個月以來的天量記錄;與此同時,持倉量大幅凈增27.6萬余手至83.2萬余手。
朱金明認為,玉米蟲災有望給行情帶來新的亮點,但其影響和市場反應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上海中期經琢成指出,盡管蟲害致玉米大漲,但USDA預估的中國玉米產量仍將增加以及9月份新玉米即將上市,玉米期價短期內要突破前期阻力的動能仍不足。
北京中期分析師王玉紅則相對樂觀。她指出,下半年需求有望轉好,而陳作方面糧源有限、現貨穩中趨漲對盤面構成支撐。并且,近期粘蟲病害令盤面存在炒作動能。雖然后期有可能進行國儲拍賣,但下半年總體偏多,玉米市場整體震蕩趨漲的概率不小。
農產品延續強勢尚待利多配合
相比工業品的低迷,農產品的強勢無疑是期貨市場的熱點。不過,在炒作因素逐漸退去之際,原本領漲的豆粕亦表現出乏力跡象,未來農產品走勢將何去何從?
經琢成認為,市場對美國作物帶干旱的炒作告一段落,這使得后期大幅上漲的動力減弱,甚至不排除短期內回調的可能?!扒捌趩拥拇蠖垢傎u以及近期將安排中儲糧輪換玉米的消息,都可能令大漲后的農產品價格承壓?!?/font>
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陶金峰判斷,豆粕、大豆將在高位調整;豆油、菜油短期走強,棕櫚油較弱;白糖走弱,且反彈可能結束;棉花則偏弱調整,雖然天氣炒作開始,但由于不振,因此反彈難有作為。
在朱金明看來,炒作題材退去之后,農產品的走勢將更多回歸供需面。他指出,農產品維持強勢還要更多的實質利好因素出現,“比如,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需求能否一如既往旺盛?!保ㄐ茕h)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