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膠大幅回落 仍有上升基礎
上周五,滬膠上漲突破振蕩區間后,本周忽然從高位回落。滬膠1209周三完整跌破24000元/噸大關后,周四多空雙方在這一點位展開反復爭奪,最終滬膠再次成功站上24000,收于24085元/噸。滬膠的走勢可以從三個方面判斷:一是合成膠的上漲格局是否已經得到改變;二是中央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三是歐債危機的發展情況。
合成膠微露疲態,丁二烯高位
合成膠價格的上漲是構成此番天膠價格上漲的基礎。目前,橡膠供需面非常不利:供應增多,需求疲軟。如圖所示,合成膠原料中丁二烯價格最早上漲,6月14日,丁二烯便從15000元/噸上漲至15300元/噸,掀開了上漲序幕。合成膠緊隨其后,6月18日后,丁苯膠和順丁膠開始擺脫底部空間,陸續上漲,而標膠現貨約在7月初開始實現真正反彈。因此,合成膠價格上漲是天膠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除了時間的先后順序外,更重要的是供需面并不利于膠價的上漲。
假設合成膠價格上漲是推動天膠價格上漲的因素,那么在失去外力作用的條件下,如果合成膠價格上漲節奏放緩,天膠價格的上揚也必然乏力。上周合成膠價格已經初現疲態,丁苯膠1502下跌2.56%,順丁膠下跌0.65%,原料丁二烯卻尚未下跌。另外,中石化出廠價格仍舊維持在19000元/噸,但非中石化企業的報價已經出現下移。
此外,合成膠價格上漲完全是由丁二烯價格上漲引發的。如果丁二烯價格沒有下跌,合成膠價格下跌只能是調整,并不能實現大趨勢性的下跌。同時,丁二烯價格波動主要看未來的供應情況。從市場了解的情況看,丁二烯的貨源供應缺口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前期廠家已經陸續備好庫存,近期又陸續進口貨源到港,丁二烯可能會高處不勝寒。
政策刺激成為救命稻草
近期,統計局出臺的經濟數據表現不力。二季度GDP增長僅有7.6%,破八已然確定,經濟增長壓力陡增。而6月的CPI漲幅已經回落至2.2%,通脹的憂慮稍稍緩解。那么宏觀經濟的矛盾從前期的通脹憂慮向經濟衰退轉化。我們可以預期,下半年中央必然要出臺一系列的救市政策,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經濟刺激政策無疑要對商品形成上升動力。
目前,政府手中的底牌主要有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從諸多細節上可以看出貨幣政策趨于寬松。首先,新增貸款劇增。6月新增貸款達到9198億元,同比增長45.1%。其次,貨幣供應增速。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的供應增速均在4月份觸底,分別為12.8%和3.1%,而5、6月份兩種貨幣的供應增速持續上升。
綜上所述,合成膠雖然上漲勢頭已不如之前兇猛,這使得天膠價格上漲節奏放緩,但是下半年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卻勢在必行。同時,由政策刺激引發的商品價格上漲更不容小覷。因此,膠價在回落之后振蕩,仍不乏上升動能和基礎。(華泰長城期貨 童長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