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上漲進入尾聲
美豆因天氣炒作保持強勢,但我國供應相對充足,大豆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在天氣炒作和資金推漲下,國內盤面有可能延續近期強勢,但無疑風險已經加大。
美豆周度優良率(%)
近期,豆類品種是期貨市場波動最大、最受關注的品種,其中豆粕尤為搶眼。此輪美豆上漲突破1600美分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豆主產區出現異常干旱天氣,我國豆類屬于被動跟漲,而豆粕由于生豬存欄高位運行受到市場做多資金的追捧。本月11日和17日,市場迎來兩次大的日內調整,在成交量迅速放大的同時,“豆類見頂”的聲音漸漸高漲。雖然調整中豆類放量,且目前價格的確處于較高位置,但基于美豆天氣炒作尚未結束以及整個宏觀面企穩,筆者認為,豆類后市仍有可能繼續走高,但上行空間有限。
風險窗口漸近
歐債危機暫時得到緩解,歐盟財長會議達成救助西班牙銀行業的決定,并將在本月20日開始首輪300億歐元的救助。但對于ESM直接救助歐洲銀行業的決定,歐盟將在9月份開始討論,而德國批準ESM的決定也將拖延至9月份。因此,9月份可能成為另一個宏觀系統風險爆發的時間窗口,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周將在國會作證。此外,8月初也將迎來新一期的美聯儲利率決議,市場目前預期8月份的會議不會推出新的寬松政策。短期,市場的風險情緒修正將令美元出現回調,應利多商品走勢。
天氣炒作仍未結束
截至日前,美豆主產區干旱天氣仍在延續,6月最后一周美豆中西部最高溫度在38度以上。雖然7月初有零星的降雨,但并未使干旱得到緩解,市場對美豆單產的預期不斷向下修正。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豆優良率已經由7月1日的45%下調至7月15日的34%,顯著低于2003/2004年度以來的最差水平。而美國農業部的最新預估顯示,美豆單產為40.5蒲式耳/英畝。
從歷史紀錄來看,一旦優良率降至40%以下的水平,單產將很難修復,預計本年度的美豆單產在8月份的美農業部供需報告中將被繼續下調至38—39蒲式耳/英畝。美豆單產減少至38.5蒲式耳/英畝,相當于美豆2012/2013年度較上年度減產400萬噸。而目前預估南美洲大豆增產,大豆的供應將在南美洲開始種植后得到恢復。南美洲產量主要看9—10月份南美洲的種植面積,以及明年1—3月份的天氣。如果美豆維持在1600美分的高位,那么將吸引南美洲農民擴種大豆,進而導致9—10月份美豆價格下滑。
需求表現一般
從需求來看,我國今年上半年進口大豆2905萬噸,遠超過去年同期的2371萬噸。我國進口大豆多并不意味著上半年的需求較高,油脂和豆粕銷售均表現一般,油脂廠的油脂庫存依然較高,現貨商不看好后市。此外,從我國對美豆的點價來看,美豆在1300—1400美分的時候,我國采購了近1000萬噸2012/2013年度的大豆,大量進口將保證年內的油脂供應。
結論以及建議
近期商品有企穩跡象,市場并無風險事件的進一步打壓,但宏觀經濟面依然較弱,市場處在弱勢反彈之中。美豆因天氣炒作依舊保持強勢,但我國供應相對充足,大豆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在天氣炒作和資金推漲下,國內盤面有可能延續近期強勢態勢,但無疑風險已經加大。
建議投資者關注天氣的變化、國內多空持倉結構變化以及宏觀系統性風險,若出現不利變化,則謹慎了結前期獲利多頭頭寸。
(作者單位:東興期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