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需求制約甲醇價格 甲醇產業企業處境窘迫
日前,記者隨鄭州商品交易所一行對華東甲醇產業鏈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考察,對甲醇及其下游產品的原料、成本、裝置運行、檢修情況、行業利潤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記者發現,在甲醇期貨價格下跌至2700附近之后,甲醇生產企業處于“微利”時期,而下游消費企業的盈利水平均不佳。受消費不振的影響,短期內甲醇期價或難有較大起色。
甲醇生產企業處于微利時期
我國甲醇的生產方式主要分為煤制甲醇、天然氣制甲醇和焦爐氣制甲醇三種。其中,我國以煤制甲醇工藝為主,這與國際上以天然氣制甲醇為主有所區別。煤制甲醇產能占總產能的比例在60%以上。
記者走訪的一家華東區甲醇生產企業采用水煤漿氣化、德士古裝置生產甲醇。目前該公司在上海有兩套裝置,一套年產35萬噸,一套年產45萬噸。在安徽還有一套裝置,年產60萬噸,目前已經開始對外銷售。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稱,“目前化工行業整體不景氣,在該企業的產品中,醋酐、苯酐等主要品種都處于虧損狀態。就目前市場行情而言,甲醇基本上處于保本狀態。”
對該公司而言,一般情況下,企業會滿負荷運轉。若甲醇市場價格不行,企業也會考慮降低開工率,停產一套裝置(現在有三套裝置)。這時候,企業產品會優先照顧長期客戶。
一般來說,裝置會每兩年進行一次大修,其檢修成本較大,對利潤的損失在100-200萬之間。
甲醇下游消費企業難盈利
在走訪甲醇下游企業中,記者發現,醋酸、甲醛等下游產品生產企業均處于虧損狀態,二甲醚的盈利狀況稍好些。
在走訪華東大型醋酸生產企業中,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醋酸處于產能過剩的格局。2012年,預計全國醋酸需求量將達500萬噸,但產能卻高達787萬噸。2011-2015年,全球新增醋酸產能約為270萬噸,其中84%來自中國。預計中國市場到2015年,醋酸產能將擴充到930萬噸左右,供過于求的狀況依然延續。
“目前,醋酸生產企業多處于虧損狀況,生產1噸醋酸一般虧損200-300元左右。”該負責人表示,現在該公司擁有兩條醋酸生產裝置,其中,50萬噸產能的裝置已停車,只開工了20萬噸產能的裝置。
南通江天化學有限公司是一家甲醛生產商,生產能力為32萬噸/年,實際產能為12萬噸/年。
“前幾年,甲醇好過的時候,甲醛行業也不好過。甲醛的下游好的時候,我們也不好過。因為企業‘多、散、小’,3-5萬噸的企業約占95%。目前,國內少數甲醛企業的利潤率已降至百元以下,而相當一部分企業已經出現連續虧損。”該公司內部人士感慨道。
“而且大的甲醛企業不如小的企業賺錢。公司在裝置上投入了4000-5000萬元,需要5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一些小企業投入少,收回成本的周期也短。”上述人士表示。
相比醋酸、甲醛生產企業,二甲醚生產企業情況相對較好,但行業內競爭逐步升溫。作為國內大型二甲醚生產企業,久泰能源的生產能力世界第一,該公司在江蘇張家港分公司的年產能為30萬噸。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稱,“目前,二甲醚也是一個產能過剩的行業。”
在世界能源緊缺,我國又是富煤、缺油、少氣的背景下,新能源二甲醚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但其發展肯定還需要一個過程。
消費不振限制甲醇期貨價格
回到期貨市場,雖然甲醇期價下跌幅度已經夠大,但市場對甲醇價格的預期還是偏悲觀。
中信建投期貨莫海軍表示,甲醇價格短期難以復蘇,主要是因為下游的實際消費確實糟糕。從廠商的反映情況來看,目前這種消費低迷的情況短期內還無法出現大的改變。從成本支撐方面分析,一些大的廠商目前還是有一定利潤,也就是說,甲醇并不是跌無可跌。
另外,目前市場參與者主要是一些貿易商,也就是說參與者結構較為分散。雖然參與者結構較為分散,但從交易所公布的會員持倉情況看,有一家會員的多頭持倉太過集中,很可能成為被“圍剿”的目標,后期甲醇期貨價格有可能出現“多頭不死、空頭不止”的情形。
光大期貨鐘美燕也表示,目前甲醇走勢依然較為悲觀。結合華東地區的甲醇產業鏈中下游的現狀來看,甲醇期價大幅上揚尚需要宏觀局勢及基本面需求的回暖。不過,預計在7月初,待農忙麥收陸續結束,下游需求將對甲醇期價形成一定支持,另外,甲醇庫存處于低位也有望支持價格的反彈。(黃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