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連續三月看空大宗商品
由于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加之美國經濟前景不佳,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機構投資者在過去三個月持續削減大宗商品的凈多頭持倉,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看空周期。
分析人士認為,歐債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預計投資者不會大舉介入大宗商品,終端消費者也將在購買活動上更加謹慎,商品價格將繼續受到沖擊。
商品價格普跌
CFTC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當周,機構投資者削減了18種美國商品期貨和期權的凈多頭頭寸至62.0715萬份合約,較前一周下降8.1%。至此,整個5月份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大宗商品凈多頭頭寸累計下降26%。自今年2月底以來的過去三個月中,機構投資者持續削減凈多頭頭寸,累計削減幅度達到47%,為2008年10月底以來最長的看空周期。
5月29日當周,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原油、銅、玉米、黃金和白銀的多頭頭寸均降至年內新低。
其中原油凈多頭頭寸下降0.1%至13.6584萬份,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這已經是機構投資者連續第四周削減多頭持倉。黃金凈多頭頭寸沒有明顯變化,仍為7.7325萬份,接近于2008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銅期貨和期權的凈空頭合約增加一倍至6757份,為去年11月29日以來最高水平。美國11種農產品凈多頭頭寸下跌11%至38.97萬份,其中玉米凈多頭合約下跌44%,至6.15萬份,為201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上周追蹤24種原料價格走勢的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GSCI Spot Index)下跌6.4%,創下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整個5月份該指數累計下跌13%。6月4日,該指數一度降至571.5的18個月低點。
在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期間,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曾出現持續跳水,七個月內下跌61%。相比之下,該指數在今年2月觸及715點的高位后,一路下滑,目前累計跌幅為20%。
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追蹤的原材料價格上周普遍出現下跌。其中原油價格下跌8.4%至八個月最低水平,棉花價格跌至27個月新低。基本金屬中,鎳成為領跌品種,當周跌幅達到5.6%;銅期貨價格下跌3.9%至去年12月20日以來最低的水平。盡管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小麥凈多頭頭寸達到去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但上周小麥價格仍下跌10%。
大宗商品中期前景趨淡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Mihir Worah認為,商品價格下跌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正在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于歐洲充滿不確定性,市場上存在規避風險資產的普遍趨勢。Mihir Worah是Pimco旗下規模220億美元的商品回報策略基金的管理人。
目前全球經濟活動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打擊。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制造業活動降至三年來新低,失業率升至創紀錄的11%。歐洲對銅和小麥的需求占到全球需求的18%。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也傳出令人不安的信號,美國勞工部6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新增就業崗位僅為6.9萬個,遠不及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從此前的8.1%小幅反彈至8.2%。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消費國。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對全球經濟感到擔心,投資者不會涌進大宗商品,終端消費者也將在購買活動上更加謹慎。管理1150億美元資產的史帝佛尼古拉斯公司基金經理摩根蘭德認為,在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較強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將繼續受到沖擊。
不過管理220億美元資產的史考特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經理簡森認為,如果各國政府采取進一步措施刺激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經濟走向正確方向,大宗商品價格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某種程度的反彈。(楊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