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暴跌PTA單邊下行
近期,PTA受需求不足和油價暴跌的雙重壓力,期價一瀉千里,短短15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000元/噸。雖然偏弱的供需面使得PTA價格持續承壓,但直接推動PTA暴跌的則是原油的頹勢。筆者認為,后市影響油價走低的因素依然存在,并且在不斷演繹,PTA跌勢恐難止。
供需維持弱平衡
PTA需求不足早已是市場共識,但遠低于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還是加重了投資者對后市的擔憂,市場心態漸趨謹慎,PTA期價開始走跌。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推動下,下游企業備貨謹慎,多隨用隨買,采購維持剛需,終端織機企業開工率維持低位,長絲和短纖庫存走高,聚酯企業壓力加大。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PTA企業檢修增加,新產能投放一推再推,PTA開工率不斷下滑,勉強維持著孱弱的平衡格局。
油價暴跌直接推動PTA下行
處于偏弱供需格局的PTA及其下游各產業鏈基本維持著盈虧平衡和微虧的狀態,但上游原油價格的暴跌無疑打開了PTA單邊下行的窗口。在原油價格大跌的影響下,PTA一路下行,走出一波幾乎無抵抗的單邊下跌行情。但在此過程中,PTA企業始終維持在盈虧平衡狀態,表明成本塌陷是推動PTA此輪大跌的主要因素。
后期油價有望繼續下跌
此輪油價暴跌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二是美國經濟數據不佳;三是歐債危機發酵,債務危機進入一個新階段。其中,歐債危機進入新階段在原油暴跌中起著主導作用。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既是外圍因素的影響,也是我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在我國追求更有持續和更有質量的經濟增長過程中,經濟增速放緩基本是一個定局,市場關心的是,我國經濟增速是否下滑過快。近期我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對原油價格下跌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加大了市場對全球經濟下滑的擔憂。除了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佳之外,美國4月個人儲蓄率由3月的3.5%降至3.4%,引發了美國消費者能否繼續保持目前消費水平的擔憂。整體上看,美國經濟的復蘇建立在美聯儲低息政策支持上,基礎并不牢靠,而一旦經濟數據不佳往往會引起商品市場價格的較大波動。
如果說中國和美國經濟數據不佳對原油價格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那么歐債危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則是對油價暴跌的致命一擊。希臘退出歐元區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僅僅是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休克性的地震,更重要的是,在此前提下,西班牙銀行危機將極大地放大市場恐慌,或將造成歐洲銀行流動性的枯竭。如此,很快歐元區將會出現銀行系統性的危機,進而再次引發全球性的流動危機,威脅到正在緩慢復蘇中的全球經濟。因此,正是西班牙銀行的危機,引爆了原油價格的暴跌。從目前的運行情況看,西班牙銀行危機遠未結束,原油下跌風險短期不會消失。
從整體上看,偏弱的供需面對PTA價格持續施壓,而歐債危機進入新的階段將繼續打擊原油價格,PTA跌勢難止。
(作者單位:格林期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