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短期壓力仍存 凈空單連創新高
利好的PMI數據和增量資金滬深300ETF的入場無法進一步提升市場人氣,因此,未來2-3周的回調幅度不會太大。
在總持倉連續兩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之后,周三期指出現了大幅調整,當月合約失守10日均線,全天下跌了40.6個點,創下4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也幾乎全部回吐了節后因降手續費而引發的上漲效應。利好的PMI數據和增量資金滬深300ETF的入場無法進一步提升市場人氣,占現貨指數權重最大的金融地產由于和港股聯動性較強已經率先回調,因此,我們看淡未來2-3周的行情,但預計回調幅度不會太大。
周三期指四合約的總持倉為72185手,較前一交易日減少了2517手。前20主力多空雙方在IF1205合約上均減倉1900余手,在IF1206合約上分別增倉556手和793手,經過加總之后的凈空持倉達到了11701手的水平,再創歷史新高,顯示當前市場空頭仍舊占據主力地位。多空雙方的持倉集中度(多空頭寸與總持倉的比值)也同樣證明了空頭的優勢地位,前20主力的空頭持倉集中度增加了1個百分點,而多頭持倉集中度減少了0.44%。
但是從持倉結構上來看,空頭內部分歧較大。周三,國泰君安在兩個合約的多頭頭寸上減少了427手,空單增至10722手,凈空單為5807手,達到了1月份期指上漲以來的最高水平,穩居空頭排行榜的首位。而中證期貨卻是增多減空,凈空單減少了415手。在另外兩個傳統的空頭席位上,海通期貨增加了238手的凈空單,華泰長城減少凈空單69手。根據歷史數據分析,這種情況出現之后,次日期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在多頭席位上,除廣發期貨、魯證期貨以及銀河期貨增加的多單頭寸較大之外,其他席位的變動不是很大,也顯示空頭占據一定的優勢,期指短線回調的壓力較大。
綜合基本面來看,近期海外風險不斷升溫,嚴重加劇市場波動。歐洲政局不穩,緊縮聯盟告危,全球風險市場再次腥風血雨,美德10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聲下跌,美元再次扮演避險角色。隨著量化寬松到期日臨近,市場對QE3高度關注,但從近期美聯儲公布的聲明以及避險資產的表現來看,我們認為美國6月推出QE3的可能性在弱化,保留實力為未來預留空間是最有可能的選擇。而國內,隨著4月宏觀經濟數據公布日期的臨近,市場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我們認為在政策轉暖、流動性放松而實體經濟沒有看到明顯激活的背景下,過于悲觀或者過于樂觀地看待市場都是激進的。
此外,已經公布的年報、季報數據以及PMI各分項指數顯示,中游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底部或已顯現,但難言會出現強勁的回升,應該正在經歷產成品大幅去庫存的高峰。根據庫存周期的循環邏輯,零售、批發環節去庫存過后,制造業將是去庫存化的最后一個環節,而價格和產出量調整完后,會經歷最后生產規模的調整。因此,在跟蹤了幾個傳統產能過剩的中間行業后,我們認為接下來開啟生產規模的調整將是市場主題。另一方面,加大資本項目的流動短期對國內股市的影響也較小,雖然調整準備金率的空間足夠在一段時間內抵御外匯占款的下降,但是人民幣現階段看來似乎正處于較為均衡的價格區間。在美國經濟復蘇沒有明顯好轉、加息預期不強烈的時間段內,這種擔憂暫時不會困擾國內資本市場,因此,無論是從制造業和外圍環境上看,都無法讓我們產生極度悲觀的預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