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品逢高沽空 農產品做多謹慎
上周大宗商品整體走勢可以看成是清明節前行情的延續。隨著中國相關經濟指標先后出爐,中國實際需求偏弱的特點逐漸清晰,同時歐洲債務問題再度惡化,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攀升,美聯儲QE3的執行條件使得進一步量化寬松的可能性降低。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較大的工業品走勢進一步明朗化,部分具代表性的品種先后走出趨勢性突破行情,如橡膠和滬銅;而受南美干旱和美國農業部下調全球種植面積影響,以豆類和油脂為代表的農產品板塊則普遍延續強勢。
隨著大宗商品行情逐漸往縱深挺進,上周投資者交投熱情大幅好轉,全周商品日均成交額約5870億元,較3月份日均成交額放大約一成,而同期三大板塊成交額變化卻出現一定差異,金屬板塊整體表現相對較為平穩,能源化工板塊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農產品板塊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
從資金流向來看,上周大量資金逐漸流入大宗商品市場,根據我們的估算,至周末市場保證金累計流入約60.0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普遍抱有拋空工業品做多農產品的觀點,這在資金流向上和價格走勢上得到印證。就品種來看,上周金屬板塊流入金額最大的是銅,累計流入約29.07億元。顯然,銅在經歷長期寬幅震蕩后,投資者對后市分歧加大,多空交織使得雙方資金對壘,反過來這又為行情向縱深化發展提供了條件。按以往的經驗來看,一旦止損盤涌出,行情波動將進一步放大。農產品中,白糖和豆油市場流入金額最大,累計分別流入12.2億元和6.9億元。
從經驗上看,大量資金持續堆積往往醞釀一輪較大行情,本周我們應密切關注銅、白糖和豆油的走勢。結合近期美元指數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工業品種的表現來看,大宗商品整體有可能會出現趨勢性下跌的行情。操作上,建議工業品保持逢高沽空的操作思路,農產品在當前位置做多需保持謹慎,穩健投資者仍可采取買農產品拋工業品的操作思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