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減弱 銅價破位大跌
近日,隨著中國3月CPI和PPI以及進出口數據出臺,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擔憂顯著增加。而中國銅進口環比下降,顯示占全球40%銅消費的中國需求明顯減弱。上期所銅庫存和國內保稅區巨量銅庫存不斷增加,LME銅庫存止跌轉升,均顯示全球銅消費的不景氣。另外,美國近日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低于預期,美國經濟復蘇放緩;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下降,歐債危機再度點燃。
上述多重利空集中釋放,銅價終于打破了今年1月中下旬以來的區間震蕩格局,后市銅價下跌空間打開,近期滬銅可能下探55000元/噸的支撐。
中國因素炒作降溫
作為全球銅消費約40%的中國,一直是國際銅期貨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然而,最近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卻難以讓人樂觀。中國3月CPI同比漲幅3.6%,超過市場之前的普遍預期,顯示中國通脹的風險回升,4月降準和降息的可能性也降低,貨幣寬松預期或將落空。此外,3月中國進口增長5.3%,低于預期,顯示內需走弱;3月中國出口增長8.9%,超過市場預期,但是出口仍處于近年來的低位;進出口增速顯著低于2月,顯示中國經濟放緩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均不樂觀。在歐元區陷入衰退,美國經濟復蘇勢頭有所放緩的情況下,中國需求疲軟對銅價無疑是個不利的信號。
中國銅需求減弱跡象明顯
據海關統計,3月中國進口未鍛造銅及銅材46.2萬噸,環比下降4.6%。中國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下降,無疑進一步驗證了銅消費的乏力。此外,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庫存目前也處于歷史的高位21萬多噸,上海銅保稅區還有銅庫存約60萬噸,巨大的銅庫存壓力令后期銅消費前景難以樂觀。另外,LME銅庫存也一改以前的下降勢頭,近日再度回升,目前還有26.7萬多噸。國內房地產市場繼續低迷,汽車行業低速增長,家電行業增長乏力,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放緩至8年來的低點7.5%,或許正是對于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最佳解讀。
國際市場缺乏新利好因素支撐
如果說前期國際銅價一直比較堅挺,或許和美聯儲推出QE3預期,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有一定關系。雖然美國3月非農就業數據低于預期,但是隨后本周的伯南克講話并未給出有關QE3的任何暗示,市場繼續關注美聯儲其他高官對于QE3的言論和對于經濟的判斷。部分國際機構預期,美聯儲或許在6月議息會議上暗示是否推出QE3。另外,近期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主要西方發達經濟體央行均維持原來的基準利率不變,且沒有推出新的量化寬松政策。現在市場新的憂慮是歐元區,近日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對于歐債危機的憂慮加大,歐元區今年1季度和2季度難逃衰退,3季度能否從衰退的泥潭中掙扎而出看來是個難題。作為全球第二大銅消費的地區,歐債危機復燃和歐元區經濟衰退,使得銅價面臨更大的下跌壓力。
此外,前期一直比較堅挺的原油近日開始明顯走弱。商品龍頭——原油價格的回調,無疑進一步刺激了銅價的回落。
技術分析顯示,4月11日,滬銅CU1207跌破了1月中旬以來的區間震蕩下沿支撐59000,報收于57870,盤中在58150附近有明顯的反彈阻力,本周一開始滬銅日均線已經基本修復呈空頭排列,11日的下跌只不過是加速跌勢而已,并且確認破位下跌,后市下行空間無疑打開,短線將下探56800和55000的支撐,在55000附近有一定技術性反彈的要求,但是反彈力度較弱,中線可能繼續下探52380乃至51000的支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