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城市‘五一’小長假樓市分化明顯,網簽數據同比跌幅在30%左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二線城市中部分嚴格限價項目,出現‘看房熱’現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2日告訴記者。
“金三銀四”及5月素來被看作傳統樓市旺季,今年卻顯“成色”不足。二線樓市成交量不約而同有些冷淡。
以南京為例,據房產平臺“365淘房”2日統計,3月至4月,南京新房成交9119套,同比下降5.8%,創下7年來最低值;二手房成交量為10276套,同比縮水45.7%,比往年業績“滑坡”近一半。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也顯示二線樓市成交量展露疲態:今年初至4月上半月,蘇州、南京、廈門、合肥、杭州、寧波、重慶、武漢、長沙、青島、鄭州、南昌、福州等18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680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一線、二線城市累計成交面積同比降幅達44%和5%。
不過,南京、合肥、成都等二線城市中部分樓盤熱度不減,搖號中簽率低,一日售罄。一些熱門樓盤自“蓄客”起就受到高度關注。
“近期訪客很多,甚至來不及接待。光是小長假,登記人數就達到了4000多人,預計搖號比較難中。”南京江北核心區一家樓盤的置業顧問2日告訴記者。
記者在這家售樓處看到,另一家新樓盤與其毗鄰。二者同處南京江北規劃的黃金地段,位置優越,且為精裝交付。周邊項目房價在當地嚴格限價“紅線”之內。利好條件疊加,讓購房人有所期待,不少人實地“踩盤”登記。兩家售樓處工作人員還不時“越界”搶客,暗中較勁。
以購房公證搖號、傾斜剛需為特征的新一輪樓市調控措施自3月起“擴散”至多個城市。熱門樓盤中簽難、商貸利率上浮,種種因素讓買房人更為珍視有限的購房機會,再三權衡,出手謹慎。這使得房地產市場在整體退燒后,更凸顯有冷有熱。
“全國大部分城市成交量低迷。今年‘限價’嚴格地區或繼續出臺搖號政策,預計剛需入市積極性提高,成交量反彈。城市、地區之間冷熱分化現象或將持續。”張大偉說。 (記者 朱曉穎)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一線城市網簽商品住房同比跌幅超過50%,二線城市跌幅也在30%左右。王振東稱,無論調控力度如何,熱銷的項目房源依然會緊俏,那些區位不好、定價不合理、品質一般、品牌影響力弱的項目即使沒有調控,銷量也不會太好。
“二線城市‘五一’小長假樓市分化明顯,網簽數據同比跌幅在30%左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二線城市中部分嚴格限價項目,出現‘看房熱’現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2日告訴記者。
“二線城市‘五一’小長假樓市分化明顯,網簽數據同比跌幅在30%左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二線城市中部分嚴格限價項目,出現‘看房熱’現象。”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2日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一線城市網簽商品住房同比跌幅超過50%,二線城市跌幅也在30%左右。王振東稱,無論調控力度如何,熱銷的項目房源依然會緊俏,那些區位不好、定價不合理、品質一般、品牌影響力弱的項目即使沒有調控,銷量也不會太好。
今年3月以來,多地樓市出現了一些變化:部分城市買房要搖號、限購城市擴圍、房貸利率上升等,這些變化可能影響未來地方房價走勢。南京購買首套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從30萬元/人上調到50萬元/人……一些城市嚴打房企拒絕公積金貸款的行為。
今年3月以來,多地樓市出現了一些變化:部分城市買房要搖號、限購城市擴圍、房貸利率上升等,這些變化可能影響未來地方房價走勢。南京購買首套房的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從30萬元/人上調到50萬元/人…… 一些城市嚴打房企拒絕公積金貸款的行為。
部分城市買房要搖號、限購城市擴圍、房貸利率上升等。
3月以來,全國超過20個城市合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達26條。經緯中國有關分析師認為,在新一輪調控顯示樓市調控政策并沒放松,并進入“深層次”的調控,政策更精準化和有針對性,而不是大而全的一刀切。
3月以來,全國超過20個城市合計發布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達26條。經緯中國有關分析師認為,在新一輪調控顯示樓市調控政策并沒放松,并進入“深層次”的調控,政策更精準化和有針對性,而不是大而全的一刀切。
從年初幻想政策松動到現在預期政策從嚴、優化,長效機制也在逐步落地。這些將推動未來行業發展邏輯的深刻轉變,租售并舉之下,樓市正加速回歸居住屬性。
從年初幻想政策松動到現在預期政策從嚴、優化,長效機制也在逐步落地。這些將推動未來行業發展邏輯的深刻轉變,租售并舉之下,樓市正加速回歸居住屬性。
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正在持續。自全國“兩會”結束至今,已經有十余個城市再度加碼樓市調控政策,更加嚴厲的樓市政策正在逼迫樓市改變經久不衰的炒房意識。
同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房地產交易數據顯示,3月份,包括一線城市等在內的受監測主要城市樓市成交環比上升,一線城市升幅尤為明顯。思源地產首席分析師郭毅分析,隨著北京等新房市場趨向高端化,二手房簽約量成為衡量北京樓市冷熱的一個關鍵性指標。
3月是房企年報集中發布期,2017年,在強力的宏觀調控下,房地產行業呈現出新的格局:一方面,隨著長效機制的提出,房地產行業面臨轉型;另一方面租賃市場的打開、綠色建筑的倡導也為房地產行業提供新機遇。
回顧2017年,北京力推了房企自持租賃房、共有產權房、專項配租公租房、集體租賃住房等多類型保障房源,未來此類房源供應將加速又加量。從已經召開的省級兩會來看,差別化調控思路得以落地,且一二線熱點城市趨向“控房價”,三四線城市繼續“去庫存”的政策導向更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