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車企競相布局 搶占原料供應源頭
全球電動車全產業鏈競爭加劇
吉利集團近日宣布,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德國車企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全球汽車廠商近期對電動車布局呈現加速之勢,除了自身加大研發投入和生產,全球車企之間的合作日漸頻繁。在全球政策層面不斷助推、市場需求持續上升等利好背景下,稀有金屬原材料的爭奪戰也正在上演。
主要車企加強合作
吉利集團24日宣布,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德國車企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目前,該交易尚需通過中國監管機構審批。外媒援引接近德國政府人士消息透露,德國監管當局將不會干涉這項收購。
電動車業務的合作意向主導了中國最大的私營汽車企業和德國第一大豪車生產商達成收購協議。
“很高興能在戴姆勒未來發展道路上伴隨其成長,助力其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將完全遵守戴姆勒公司的企業章程和治理結構,尊重公司的文化和價值取向。針對此次投資的戰略思考,李書福表示:“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伙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
巴登伍騰堡州銀行分析師對彭博社表示,吉利收購戴姆勒股份將增強合作,并在電動車生產技術領域獲益。
有報道稱,熟悉吉利戰略的人士稱,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是渴望接入戴姆勒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并希望在湖北武漢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合資企業。在電動化上,戴姆勒一直比較激進,具有深厚的技術能力。它計劃未來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規模超過100億美元。除了對電動車制造進行投資以外,還將額外投入10億美元資金用于電池產品的生產。
吉利集團曾公開表示,從2019年之后沃爾沃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部裝配純電動發動機或者混合動力發動機,以順應從傳統燃油驅動向電力驅動的轉變趨勢。
近期在電動車生產領域跨廠商合作不斷。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23日宣布,計劃在中國生產電動版緊湊型汽車MINI,可能的合作伙伴是中國長城汽車。
法新社援引寶馬的一份聲明說,總部位于德國慕尼黑的寶馬計劃“在中國合資建廠”,雙方已長期探討此事,并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日本車企方面在電動車領域布局近期也較為頻繁,《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日產汽車在華合資公司本月發布消息稱,2022年前將向中國市場投資600億元,包括投放20款以上純電動車。到2022年,將在中國市場投放40個以上車型,其中一半將是純電動車,包括通過發動機發電、以馬達驅動的“e-power”配備車型。
豐田公司也有較大合作舉動。在純電動汽車的基礎技術開發方面,豐田汽車2017年秋季與馬自達和電裝建立了新公司,之后鈴木和斯巴魯等也加入進來,在電池領域敲定與松下合作。
豐田計劃2030年將混合動力車(HV)和純電動汽車等電動車輛的銷量提高至目前的近4倍,達到550萬輛。
主要車企的合作是為了迎合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趨勢。從全球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1年5.1萬輛增長至2016年的91.4萬輛,5年時間銷量就增長16.9倍。
政策助推產業發展
出于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扶植創新技術的目的,多國政府正在出臺政策普及電動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傳統燃油車的發展,并推動汽車生產商轉向電動車生產。
法國日前啟動了歐洲最大規模的電動公交車采購招標,總價值最高達4億歐元。據悉,為在2025年實現清潔能源公交車全線覆蓋,巴黎公共交通公司與巴黎大區公共交通管理局日前啟動招標程序,計劃兩年內購買250至1000輛電動公交車。
在德國,限制燃油車的政策也在醞釀出臺。據德國《萊茵郵報》報道,德國政府計劃在緊急情況下允許對某些線路實行燃油車禁令。
本月,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希望避免燃油車駕駛禁令,重點是將出租車和公交車換成電動車以及采取其他措施。但她也強調,需要盡快為受影響的城市找到解決方案。
歐盟層面對電動車領域的資金扶持也在加碼。在23日結束的第二屆歐洲工業日論壇上,歐盟科研與創新委員卡洛斯·莫達斯稱,歐盟創新理事會將作為初創企業和大公司之間的紐帶,推動合作和創新。
莫達斯還在論壇上宣布啟動歐盟創新理事會的“電動車電池創新獎”,獎勵那些研制出安全且可持續電動車電池的人1000萬歐元(約合1230萬美元)。
原料戰愈演愈烈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不斷擴大,各企業也在積極搶占原料供應源頭。有業內擔憂原料將陷入供給不足的狀況。鈷的國際價格在最近兩年里上漲至3倍以上,鋰價格自2015年以來已漲了兩倍。
據日經新聞社報道,德國寶馬和大眾正與礦業企業進行協商,希望確保長期供應。豐田和松下也于2017年12月宣布,圍繞純電動車等車載電池用鈷,商討包括開發在內的事宜。
按照國別來看,鈷需求增長明顯的是中國。一家日本商社的鈷采購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正在推動普及純電動汽車,今后中國的采購估計會增加”。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電動車制造巨頭特斯拉公司或涉足鋰電池原材料,正與智利鋰礦巨頭SQM商談,據悉這是該公司首次涉足鋰電池原材料領域。
報道稱,特斯拉正與智利最大的鋰礦生產商SQM公司就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進行談判。智利政府產業發展機構的執行副主席比特蘭稱,特斯拉可能同意在智利建立一座加工廠來生產其電池所需的高質量鋰。若成功的話,這意味著特斯拉將首次涉足鋰電池原材料領域。
SQM是全球老牌鋰生產商之一,此前SQM公司引得中國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天齊鋰業等參與競購。杉杉股份收購SQM部分股權的交易于2016年8月底宣布終止,而天齊鋰業2016年9月底曾成功購買SQM2.1%的股權。SQM的股價在2017年中上漲了71%。
全球汽車制造商都開始鎖定原材料鋰的供應,來擴大電動汽車的生產規模,以實現各家雄心勃勃的電動車生產計劃。豐田集團旗下負責海外投資和貿易業務的豐田通商日前以2.82億澳元,換取澳洲鋰礦商Orocobre公司15%的股權,資金將用于擴大Orocobre位于阿根廷的碳酸鋰的年產能,計劃從2017年的17500噸提高143%至42500噸。此外,豐田通商還與Orocobre打算在日本福島打造氫氧化鋰廠,預估年產能可達1萬噸。
電動車制造商為鞏固鋰的貨源,直接入股鋰礦公司似乎已成為最保險的方式。比如,中國電動車制造商比亞迪,以及長城汽車近年來都有類似的投資事件。
據調查公司Darton Commodities統計,以鋰電池為首的充電電池用鈷占全球鈷供應量的一半以上。調查公司富士經濟的數據顯示,2016年面向鋰電池的鈷需求量為4.59萬噸,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7.5萬噸。
由于需求增長,鈷的價格持續上漲。作為國際指標的倫敦市場現貨價格在2月下旬徘徊在每磅38美元左右。(記者 閆磊)
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一度淡化的傳統年俗新妝回歸。阿里巴巴2月21日發布的《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顯示:除夕夜,上億用戶和家人一起搶春晚淘寶紅包,全球2.51億支付寶用戶集齊五福。
航展開幕前,國際航協發布報告稱,2017年全球航空客運量超過40億人次,到2036年這一數據將刷新為78億人次,其中亞太地區航空旅客數量將達到35億人次。
2月6日,受全球股市大跌影響,滬深兩市雙雙走低,截至收盤,滬指收報3370.65點,跌3.35%,成交額3188億。深成指收報10377.61點,跌4.23%,成交額2408億。創業板收報1598.12點,跌5.34%,成交額614億。行業板塊幾乎全線殺跌,僅有黃金股逆市走強,兩市逾400只個股跌停。
2017年全球航空公司總收入為7540億美元,營運利潤率達到8.3%,凈利潤達到345億美元,凈利潤率為4.6%。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酒店是迪拜JW萬豪侯爵酒店,其高度為355米。即將開業的The Gevora酒店也位于迪拜,共75層,高356米。
亞洲象在你的掌心散步;尋常的沙盤,把沙子輕輕一堆,恐龍就復活于沙丘之上;明明是在城市動物園里觀風景,但只要你想,就可“瞬移”到非洲草原……這樣的體驗,不是科幻電影里的臆想,在廣州動物園新近建成的VR動物園里,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北京時間12月14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這是美國加息周期內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的第3次加息,市場預計2018年美聯儲仍將加息三次。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5日發布2016年度研究結果,俄羅斯、新加坡分居第1及第2位,中國香港排名由上次研究的第1位下跌至第3位。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預計,受市場低波動率和高收益債券下跌等因素影響,本季度全球投資銀行業收入或將同比下滑9%。
研究人員對來自22個國家的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士進行了調查,請對方回答感覺哪些學校的畢業生最值得雇傭。
現在國家發展這么快,帶來很多非常好的機會,大家都在想辦法抓住這些機會,使自己的事業發展得更好,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自6日在倫敦開幕的世界旅游交易會(WTM)的消息稱,全球旅游經濟全面、快速增長,全球旅游總人次和總收入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未來中國與世界的相處之道,是世界關注十九大的另一個維度。國際市場密切追蹤十九大透露的經濟信號,認為進一步走向開放的中國經濟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利好。
經過多年寬松政策后,全球五大央行中有四個同時可能轉向緊縮政策,令交易員感到震驚,這種震驚從貨幣市場迅速轉移至全球債券市場,又從債券市場蔓延到全球股市。
自從保時捷推出卡宴,在國內賺得盤滿缽滿之后,大家才發現,原來超豪華品牌的SUV這么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