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騎小藍單車99元出售。”近日,部分共享品牌的“僵尸單車”驚現二手交易平臺。退不了押金,就搬輛車回家私藏甚至轉賣,不少追討押金無果的用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但這樣的行為是否突破了道德范疇而有“盜竊”嫌疑?各方熱議讓共享單車的發展困境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平臺:
共享單車交易信息違規
“酷騎自行車因跑路,特尋獲單車以抵損失,100元就賣,不包郵歡迎自提。”在二手交易平臺“閑魚”上,用戶“ooopisa”發布的帖子熱度頗高,引來了幾十余人咨詢。有人詢問單車的具體信息,還有人溝通拆鎖心得,甚至有人借留言區“求購摩拜單車”。另有一些人在兜售輪胎等配件,直言“看上什么配件幫你拆”。
“酷騎早已倒閉大家可以放心獨用!”一名賣家回復咨詢者對交易風險的擔心,表示“裸車99元有需求拍走,鎖給拆卸下來的,單賣100元,有研究價值”。
“活捉小藍一只九成新無鎖”、“酷騎黃金車你買不了吃虧”、“酷騎單車轉賣你要就發貨”……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以“共享單車”、“酷騎單車”、“小藍車”等多個關鍵詞搜索,在二手交易平臺“閑魚”和“轉轉”上均發現了相關商品信息。其中以酷騎單車居多,剛“復活”的小藍單車也未能幸免,但其他倒閉品牌的“僵尸單車”尚未發現。
截至昨晚發稿時,多數此類帖子已被平臺刪除。但一些賣家多次發送信息,用戶想搜到“僵尸單車”的買賣帖并不難。
記者注意到,一名北京買家發布的“求購小藍單車”信息一直沒有沉帖,留言區甚是熱鬧:有人回復“需要的話我帶工具給你搞一輛”,多數人留言表示“我有一輛100元可自提”,而小藍單車的押金正是99元。
“共享單車所有權歸屬共享單車企業所有,其他主體無權銷售。”閑魚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一年前,平臺就對共享單車交易信息進行布控,一方面系統會自動檢測,對違規發布的共享單車交易信息做刪除處理;另一方面,用戶可以舉報,經過核實后也會做刪除處理,對于嚴重違規行為將做封號處理。轉轉業務負責人也表示“平臺將保證維護共享經濟秩序”,針對違規用戶有不同程度的處罰措施,并配合執法部門系統進行調查取證。
亂象:
化整為零部件都能賣
這些公然售賣的“僵尸單車”都來自哪兒?
經多方咨詢,記者發現多數賣車人為共享單車的普通用戶,有人從街上扣了一輛車用于售賣,也有人扣留了兩三輛車。“兩個賬號的押金都要不回來了,拆了三輛酷騎。”一名用戶在售賣帖上解釋,下面聚集了大量酷騎用戶的吐槽留言。
也有做倒賣生意的商家在平臺上活躍。閑魚賣家“沒心美人”發帖稱“小藍單車量大可議價”,表示“九成新無鎖車架子全鋁”,單價為180元一輛,但配圖顯示這些單車布滿了灰塵。
某中間商透露,小藍單車基本屬于廢品回收一類,大多直接拆掉當做鋁來賣,“價格和銷路不錯”,“沒心美人”的車就是從他那里獲得的,能騎的單車被當做二手自行車來賣,不過該中間商拒絕透露單車來源。
不僅整車被售賣,“僵尸單車”的各個部件也都“物盡其用”,登上了二手交易平臺。一名武漢賣家發帖稱“全新共享單車電子鎖,由于公司倒閉全新配件抵工資,內置鋰電”,配圖中,改裝后的電子鎖裝了滿滿一紙盒箱,單價為30元。另一名來自潛江的賣家把酷騎單車的密碼鎖改裝為鑰匙管控鎖,售價為25元,單車后架也被拆卸下來,展示視頻還設置了頁面置頂,標價為25元一個。
律師:
非產權人不得出售共享產品
在押金無法追討回來的情況下,共享單車用戶到底能不能扣留和處置車輛來彌補損失?法律界人士也有分歧。
“共享平臺用戶在無法退回押金的情況下,可以有限度留置處理共享產品。”丁丁律師創始人、北京國舜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林小建表示,所謂“有限度”,指的是用戶需采取合法的處理手續——通過發具書面或郵件通知,告知平臺將留置處理共享產品,再通過合法的評估手續,將評估處理過程告知平臺,并把剩余價值退回平臺,“共享平臺方不回復就是平臺的責任,用戶如此行使留置權無需擔責”。
不過,對于個體消費者而言,要走完這樣的流程不太可能,因為很難獲取共享單車的合法評估服務。
“你以為是房產評估呀?哪個專業評估機構會為一輛破自行車出評估報告?”一位共享單車用戶分析,消協出面的公益訴訟才可能走完留置權的復雜流程。
朝陽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孫銘溪則不認同共享單車“扣車抵債”對應的法律規定是留置權。他認為用戶與共享單車企業形成的是租賃合同關系,押金是債的擔保,而不是租賃物本身的使用費。消費者因為單車企業不退還押金而去占有一輛自行車,就涉嫌構成對單車企業財產權的侵犯了。“留置權行使在法律上有一定的程序,如果我們不了解法律擅自占有車輛并且自行‘抵債’,造成損害的也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不過,如果是非產權人,在第三方平臺上轉賣共享單車,或者追討押金無果的用戶,轉賣超出未退押金范疇的單車,輕則涉嫌構成對他人合法物權的侵占罪,重則涉嫌構成盜竊罪;而參與售賣或回收的網絡平臺或回收人,也涉嫌構成掩飾非法所得罪。“作為第三方的二手交易平臺,很難界定其是否構成掩飾非法所得罪的共犯。”林小建表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二手交易平臺負有監督管理責任,對僵尸單車等非法商品有審查義務。(記者 潘福達)
據媒體報道,近日,合肥廬陽區借助第三方公司管理平臺,在安徽省內率先啟用“智慧健身管理系統”。目前廬陽區有36所中小學的45個開放點的體育場地免費向社會開放,全區已有1.4萬居民辦理了全民健身卡并進校鍛煉。
12月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北京召開共享單車企業公開約談會,就消費者普遍關心的押金和預付金存管、車輛投放與運維等問題約談相關企業。
隨著一批共享書店、共享圖書機的出現,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刮起的“共享經濟”風潮,已經逐漸吹進了圖書行業:今年早些時候,支付寶已在全國五個城市開通快遞借書和共享書架的服務,而新華書店合肥三孝口店也試水了“共享書店”……
2016年才剛上線的共享汽車平臺EZZY,日前突然對外發布公告,稱平臺已終止服務,并已成立清算組,開展清算及清償工作。
市場的智商永遠在線,消費者更不是傻子,別把“共享”當成穩賺不賠的神器,更不要庸俗化了共享經濟的概念。
11月3日,美團點評通過內部公開信通知,將結束餐飲平臺“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電寶”兩個項目的試點運營。這個消息一下子挑動了行業敏感的神經。
因為“國民老公”王思聰與聚美優品陳歐的一場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吃翔賭局”,讓共享充電寶被更多人所熟知。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思聰似乎要賭贏了。
過去兩個月,繼悟空單車和3Vbike相繼宣布停運后,又一家共享單車企業町町單車被曝倒閉跑路。而兩大巨頭摩拜單車與ofo不僅開辟海外市場,也進入紅包、月卡、免費騎的燒錢大戰,加之監管愈加規范,共享單車正在上演新的“冰與火之歌”。
“共享”產品和服務,有的的確方便了群眾,有的則不太受人青睞,并引發人們討論:這究竟是真正在盤活資源,還是有關公司可是把“共享”當成了營銷的噱頭?
首批500輛左右的小車在世紀公園周邊投放,投放的地點主要在小區、公園、商場、菜場等的門口和地鐵口。“從昨晚到今天上午十點多,已經有上百人注冊,其中一半都使用了。”王先生說。
8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共享充電寶來電將與支付寶合作,推出“1分錢充電1小時”活動,該活動預計9月陸續開始。相較于此前每小時一元的收費標準,“低價”活動對消費者更具有吸引力。
近日,杭州出現了幾百元就能將車開走的“共享豪車”。豪車共享平臺創始人周銘杰介紹,現在19.9元可以開蘭博基尼、法拉利,49.9元可以開勞斯萊斯,這是推廣期間的價格,最終正式上線的價格應該在300-600元/每小時。
雖然長沙暫未對新車投放下禁令,但摩拜等部分企業已暫緩投放新車。狂飆競速的共享單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比拼,各企業從“擺車圈地”的粗放式經營轉入更具挑戰性的精細化運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