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光伏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2017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超過53GW,同比增加53.4%,累計裝機超過130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超過19GW,同比增加3.7倍。1月24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公布了上述數據。
對于2018年的光伏行業發展,業內人士呈謹慎樂觀態度。在同日舉行的光伏行業“2017年發展回顧與2018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2018年光伏行業的需求在30至45GW之間,分布電站熱度空前高漲,戶用和扶貧電站市場值得期待。
中國光伏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2GW,同比增長超過37%,累計光伏容量達到405GW。其中,日本6.8GW、美國12.5GW、歐洲8.8GW、印度9GW,而中國新增裝機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裝機連續三年位于全球首位。“全球市場仍將保持增長勢頭,中國市場2018年仍將保持一定的市場體量,熱度不減。”王勃華說。
王勃華表示, 2017年領跑者基地共有15個省區,37個市縣提交申報材料,總規劃容量近30GW,集中電站熱度不減。同時,扶貧、戶用等細分市場正加速崛起,分布式電價下調可能引發新一輪搶裝;分布式交易試點進一步探索分布式發展模式,有利于發揮分布式比較優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在持續擴大。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程晨璐介紹,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1000億元。這背后除了可再生能源新增速度快,造成的補貼缺口,還有一個原因是該補貼的來源并未實現100%征收。可再生能源補貼主要來源是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發改委曾公開解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應收盡收難度較大,實際征收率僅在85%左右。
我國城鎮化進程將開啟3.0版。《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城鎮化已從資源、要素、產業向城鎮集中的1.0,城市病顯現的2.0,進入城市功能疏解的3.0時代,并將通過鄉村振興、特色小鎮、城市化多政策、多手段實現。
1月22日14時,海淀法院將審理“《中國有嘻哈》引糾紛,愛奇藝訴樂視不正當競爭”案。
《樞紐:3000年的中國》一書,核心是要回答一個問題,究竟“何謂中國”。
如同“夜上海”一樣,中國的許多城市越來越重視夜晚的“容貌”,積極發展夜間旅游,打造獨具魅力的夜間旅游產品,為來到中國的外國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認識中國的另一個窗口。
1月15日,由騰訊主辦的“燃夢冰雪,激情未來”2018冰雪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8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旅游界專家濟濟一堂,大數據琳瑯滿目,而最觸人心懷的,就是在“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新時代大坐標下,中國優質旅游奮進的大臺歷、時間表。
中國旅游研究院和途牛旅游網近日聯合發布《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顯示,大眾觀光和休閑度假并重的中國特色冰雪旅游發展模式初步形成,冰雪旅游已占據東北地區眾多城市全年旅游市場的一半份額。
該園區著力突出中原特色,著眼于“立足河南、服務中原、連通全國、放眼國際”,充分發揮“集聚產業、拓展服務、孵化企業、培育市場”功能。
2017年,中國入境游全面恢復增長。除了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文化、美麗的山水和好客的人民,中國還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和新發展,正以其強大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
新年伊始,多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在2018年將保持平穩,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中國經濟增長進入穩態區間。
美媒稱,中國是世界工廠已成過去時,且正日益成為世界的消費者。忘掉以投資和出口為中心的舊增長模式吧。
2017年冰雪旅游已全面開啟,不僅京翼、東北及內蒙古等北方地區進入冰雪旅游黃金季,中國南方冰雪旅游熱度亦有趕超北方的“逆襲”之勢。尤以云南、四川、貴州、湖北等省份為代表,越來越多的南方城鎮居民參與到冰雪旅游之中。
2017年冰雪旅游已全面開啟,不僅京翼、東北及內蒙古等北方地區進入冰雪旅游黃金季,中國南方冰雪旅游熱度亦有趕超北方的“逆襲”之勢。
對于中國的選擇,業內權威專家指出,事實上,我國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推進營改增等減稅降費系列舉措。
據加拿大《明報》報道,近日,加拿大移民部統計顯示,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在加拿大所有外國學生中排在第1位。每年有1/3的外國留學生來自中國,每年新增中國留學生數量達到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