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跨界入局、易到殺個回馬槍、摩拜成立出行公司,讓沉寂了兩年的網約車平臺再次狼煙四起,上演補貼大比拼戲碼。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實際上就是搶人大戰,“得司機者得天下”,網約車平臺“燒錢”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網約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加入自己的平臺,從而爭奪出行市場這塊大蛋糕。一旦市場份額穩定后,補貼會立即停止。
美團
對司機每單平均補貼約20元
據了解,近期美團打車開始增加對司機的補貼費用,每單平均補貼20元左右,而且在對早晚高峰階段完成的訂單還有額外獎勵。同時在收費上,美團也大幅度推出優惠政策。數據顯示,美團的平臺傭金扣費是每單8%,而滴滴則需要20%。去年12月28日,美團宣布正式在美團APP上線打車入口,首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和廈門等地。據悉,上述7座城市均已啟動“美團打車用戶報名”活動,只要報名用戶數量達到20萬人,美團打車服務就會在該城市開通。同時,用戶可領取3張當地出租車起步價的等值無門檻優惠券,司機注冊成為網約車主還能獲得美團打車“零抽成”特權。
美團打車去年2月在南京低調試點,為吸引司機加入,美團打車入局網約車行業不到一年時間里,在南京地區持續推行獎勵機制,去年2月23日美團打車的滿單獎勵機制為,完成5單獎勵25元,完成10單獎勵50元,完成15單獎勵100元,完成20單獎勵150元。到了12月26日,美團打車滿單獎勵金額提升至完成8單獎勵60元,完成13單獎勵100元,完成20單獎勵150元,此外,在用車早晚高峰階段完成訂單還有額外獎勵。據統計,上線10個月,美團在南京一個城市的補貼高達6億元人民幣。
易到
下調7城市司機傭金變相補貼
進入新年后,易到用車宣布將平臺四大車型之一的Young車型升級為易達車型,并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等7個城市下調易達車型車主端傭金,傭金比例調整為5%。據了解,在這5%傭金中,絕大部分為訂單稅金和需要向租賃公司支付的服務費用。而降低司機傭金,相當于變相補貼。在宣布降低傭金的同時,易到還表示將在各大業務城市接入出租車業務,以更多元的運力服務用戶城市出行。目前,多地出租車公司向易到表達了合作意向。
公開信息顯示,去年,受到此前控股股東樂視影響,易到多次出現司機提現難問題,大量車主和乘客因此流失。韜蘊資本控股易到后,對易到管理架構進行了大幅調整。去年11月8日,易到調整車主提現規則為每周提現,解決了司機提現問題。隨后,易到縮減車主訂單結算周期至20天,各地運力陸續回暖,運營實現正常化。
摩拜
用APP可領5折專車優惠券
就在各個網約車平臺重燃補貼大戰的時候,共享單車巨頭摩拜也瞄準了網約車市場。2017年6月,摩拜成立了出行公司,并在去年年底推出優惠政策:通過摩拜APP就可以領取5折專車優惠券,享受首汽約車的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摩拜CEO王曉峰原來是Uber中國的上海總經理。
關注
滴滴行業龍頭地位尚難撼動
作為網約車平臺的老大,滴滴會不會在這場紛爭中被擊敗?根據極光大數據2017年Q3移動互聯網行業季度數據研究報告顯示,在用車服務領域,滴滴出行以11.3%的滲透率位列榜首,神州專車以1.16%位列第二,其他用車服務APP均低于1%。行業人士分析,即便摩拜或者美團吸引滴滴以外的所有網約車平臺入駐,要想撼動滴滴現有的市場地位也并非易事。
追溯
滴滴快的補貼大戰一天能虧4000萬
幾年前,滴滴和快的上演了一場瘋狂的“燒錢”大戰,為了搶奪用戶,兩家公司互相比拼優惠力度,司機和消費者均坐收漁翁之利。但在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突然宣布合并,補貼大戰也戛然而止。對于這場補貼大戰的內幕,馬化騰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透露:“我支持滴滴,馬云支持快的,我們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樣,一天大概虧損2000萬,再炒到3000萬,我也跟,最高一天虧4000萬,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了,內傷死掉了。后來跟馬云溝通,最后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合并了。”(文/記者 趙新培 圖片制作/王慧)
網約車細則為何需要重訂?律所方面認為,不少城市網約車細則含有不同程度的涉嫌排除限制競爭、有違公平競爭審查標準的內容。
根據交通部相關負責人的說法,網約車和出租車類似,提供時間和位移的服務,是占用道路資源的。但順風車充分利用了道路和車輛資源,不額外增加道路資源消耗,是城市交通體現分享經濟典型的方式。
在此前的落地細則中,不僅是杭州市,泉州市、蘭州市均設立過網約車的最低價格標準。蘭州市修訂后的網約車實施細則中,取消了網約車車輛軸距2700毫米以上的限制,對車輛價格由14萬元以上調整為“不低于主流巡游出租車的1.5倍”
相關專家指出,新政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使得網約車從野蠻生長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然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相關部門執法監管需要建立新的機制,各地暫行的實施細則仍需不斷修正完善。
相關專家指出,新政明確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使得網約車從野蠻生長進入到規范發展階段,然而在政策落地過程中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相關部門執法監管需要建立新的機制,各地暫行的實施細則仍需不斷修正完善。
大力發展共享經濟,可以說已是各城市必須直面的經濟課題,而對網約車的管理“尺度”不啻為是對待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衡量刻度。
在網約車管理細則“糾偏”這一問題上,蘭州、泉州已經為其他類似城市帶了一個好頭,希望更多的城市有“糾偏”的勇氣,這不僅是網約車及其司機、行業之福,更是民眾便利出行之福。
“司乘互評”的思路也需進一步厘清,司機和乘客不是合作方的關系,而是服務方與被服務方的關系,在任何行業和領域內,恐怕都難有服務方評價被服務方的先例。
傳統出租車改革遲早風起云涌,網約車產業布局業已悄然轉身,在這個“唯變不變”的時代,屬地新政早點給網約車“拆墻透綠”,贏得的不僅是城市新經濟的先機,還有更多價值層面的共贏。
有些政策不合適了,該調整就調整,該放寬就放寬。這會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市場的尊重,并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創新監管方式更有信心。
有些政策不合適了,或者,發現制定過嚴了,該調整就調整,該放寬就放寬。這不但無損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反而,會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市場的尊重,并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創新監管方式更有信心。
網約車也好,共享單車也罷,作為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共享經濟模式,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運行后,不僅培育和改變了民眾的出行習慣,也意味著與管理部門、市場、社會的磨合,有了新的進展。
該負責人稱,交通委的工作流程出臺后,相關部門就可以大面積開展網約車車輛許可業務的受理工作。該負責人稱,這些模塊和功能都集中在設備主機內,安裝在車內后視鏡和玻璃之間,不影響司機視線和車輛結構、美觀。
新政滿月網約車司機接單數量銳減;出租車屢現拒載、不打表、拼客等行為
新政滿月網約車司機接單數量銳減;出租車屢現拒載、不打表、拼客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