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昔日“地王”,南京京奧港未來墅被曝已停工,原因是拖欠施工方工程款超2000萬元。與此同時,該項目一筆34億元融資即將到期,京奧港資金鏈出現風險。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房企不計成本拍高價地、激進擴張,負債大幅增加。但隨著房地產調控的加深,房企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成本大幅上升,令房企的資金鏈深度承壓,一旦銷售狀況不理想,企業周轉能力受阻,償債能力將會失控。
京奧港并不是唯一面臨困難的“地王”。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50宗高價地中,因資金壓力,有32宗地塊產權在拿地后出現了變動,占比高達64%。日前,北京總價第三高地塊——豐臺地王在拍地后正經歷股權的第三次變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近兩年來,房企積極搶地,對市場過度樂觀。但在限價下,高價地項目入市難度高,特別是從2016年下半年集中出現的部分高價地,恰好分布在調控最嚴格的15個核心熱點城市。所以整體看,高價地面臨市場與政策雙風險。
而對于房企激進擴張的深層原因,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近兩年來一些中型房企不計成本大量購地、高杠桿并購、激進擴張,是為防止被大房企吞并,增加企業規模。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境內房地產企業并購案發生972宗,涉及并購金額高達1.17萬億元。以擴張著稱的陽光城為例,其年報顯示,2016年,陽光城新增計容建面977.8萬平方米,其中85.5%來自并購。
“出于生存考慮,房企激進做大企業規模,而這些企業資金往往是高成本、高杠桿。”上述人士說。中國住房報告課題組成員劉偉也表示,房地產行業是典型的高負債行業,今年市場資金面整體偏緊,中小型房企資金獲得難度增加,帶來了資金成本大幅上升,一旦銷售狀況不理想,企業周轉能力受阻,償債能力將會失控,風險積聚。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房地產板塊資產負債率為79.3%,較6月末上升0.8個百分點,較2016年底上升2.24個百分點,再創近年新高;凈負債率方面,凈負債率達到113.3%,較6月末上升7.8個百分點。中信建投證券報告顯示,中型房企短債壓力和凈負債率分別達93%和143%,較去年提升28個百分點和35個百分點,加杠桿更為突出。
事實上,2018年迎房企集中還債期,報告顯示,獲得穆迪評級的52家房企中,39家房企面臨債券到期或達到可回售期限,金額達392億美元。其中,恒大面臨到期/可回售債券總額54.56億美元,富力面臨38.95億美元,綠地、碧桂園分別面臨26.32億美元、22.55億美元。
對此,一位房企人士坦言,2018年對于房企來說極為重要,市場回暖,資金鏈緩沖,企業將大步前進,但也有可能的是,調控繼續緊縮,房企資金鏈難以承受,只能從頭再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在目前房企總體負債率高企,資金集中兌付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樓市大幅波動會影響企業資金鏈安全,進而影響金融機構,因此,應加大對資金投向的管控,促進房企降低高杠桿資金占比。
數據顯示,11月份,房企融資總額大幅反彈,絕對值超之前6月融資峰值132.52億元,成為本年度目前為止融資額最高月。
近期,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地陸續出臺新一輪住房租賃方面的扶持政策,多家銀行和房企也相繼發布租賃住房業務方面的發展規劃。據市場機構統計,受多方利好影響,將有數千億資金涌入住房租賃市場。
今年以來,國內融資渠道持續收緊,加上宏觀調控對房企銷售回款的影響,房企資金壓力疊加。
前段時間,AI(人工智能)人才年薪30萬起,缺口巨大的新聞反復刷屏,不少應屆生朋友一邊羨慕,一邊感嘆自己“入錯了行”。在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看來,在一些品牌房企,為名校應屆生開出高價并非噱頭。
今年雖然提倡“房住不炒”,但是房企的拿地熱情依舊高漲。昨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拿地最積極的50家房企合計拿地金額達到20982億,同比漲幅高達53%。
今年雖然提倡“房住不炒”,但是房企的拿地熱情依舊高漲。昨日,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拿地最積極的50家房企合計拿地金額達到20982億,同比漲幅高達53%。
在境內融資渠道日趨收窄的形勢下,房企海外融資額度在明顯增加。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年內整體數據看,截至日前,房企海外融資合計達到372億美元,同比漲幅高達234%。
為了減輕資金壓力和分散風險,房企拿地模式越發多元化以應對日益上升的取地成本,同時在戰略布局方面,為了應對日漸趨緊的政策調控,房企布局區域也在向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下沉。
為了減輕資金壓力和分散風險,房企拿地模式越發多元化以應對日益上升的取地成本,同時在戰略布局方面,為了應對日漸趨緊的政策調控,房企布局區域也在向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下沉。
在競爭激烈的房企之間,互相挖角本是正常現象,但是一批中小房企以高薪“挖角”大房企高管,值得關注,這背后既有公司發展治理的需要,更來自規模壓力下的業績增長思考。
為了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房企正以策馬揚鞭的速度進軍家裝市場。哪些房企將目光瞄準了家裝業務?成績單如何?家居界如何看待這支新軍?
近日,萬科方面表示,計劃與深圳福田區南園街道辦合作,對城中村玉田村進行企業化運營整治,探索“統租運營+物業管理+綜合整治”模式,升級改造轄區內數千套城中村房子。
近日,萬科方面表示,計劃與深圳福田區南園街道辦合作,對城中村玉田村進行企業化運營整治,探索“統租運營+物業管理+綜合整治”模式,升級改造轄區內數千套城中村房子。
從去年9月30日全國主要城市收緊房地產政策以來,據機構統計,已有超百城發布200余次樓市調控政策。在密集調控政策下,一些熱點城市今年的 “金九銀十” 樓市成交量出現大幅下滑。
進入11月后房企的整合速度加快,特別是14日、15日連續兩天發生多筆并購案涉及華僑城、中航地產、龍光地產、億達股份等,涉及金額超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