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在多地了解到,一段時期以來,為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各個方面持續推出降成本措施,并且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日前,江西、青海、湖北等地又陸續出臺降成本措施,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長效機制,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等措施,推進降成本措施發揮效果。
江西省日前出臺6方面30條降成本政策,這是在去年連續出臺兩批共100條降成本政策基礎上,出臺的第三批政策。這些降成本政策在去年為企業減負580億元以上的基礎上,今年前三季度又為企業減負約845億元。
湖北省日前也召開專門會議,強調把降成本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降成本與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相結合,建立降成本長效機制,真正讓企業輕裝上陣。同時,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培育新產業,壯大新動能。
青海省則通過加大頂層設計,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前三季度共降低企業各類成本48億元。通過降成本措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提質增效發展,前三個季度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近1.5倍。
中央層面近來連續出臺多項重大降成本政策。發改委日前開展港口反壟斷調查,規范部分港口生產經營行為,切實降低企業進出口物流成本。其中僅調降裝卸作業費一項,每年可降低進出口物流成本約35億元。并且,發改委表示,未來將切實落實整改措施,恢復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確保為實體經濟減負落到實處。
據了解,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發改委等有關部門2017年以來在各領域頻頻發布多項降成本措施。通過深化電價、天然氣改革,規范金融等領域收費,完善港口收費政策,清理規范涉及鐵路貨運收費等措施,已經累計減輕企業負擔超過1700億元。
實物資產都有一定的風險,金融市場交易的各種金融工具可以使偏好風險的投資者承擔風險,使厭惡風險的投資者規避風險,如股票、債券、信貸等。
正如對話中,主持人楊建國和特邀嘉賓梅紹華共同總結的一樣:天津濱海也許是這一輪全國振興實體經濟的最佳樣本。
正如對話中,主持人楊建國和特邀嘉賓梅紹華共同總結的一樣:天津濱海也許是這一輪全國振興實體經濟的最佳樣本。對話中,楊建國和梅紹華與在場企業一起,梳理出了振興實體經濟天津濱海模式的六個維度。
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就無法在市場上立足。目前,企業在通過自身努力降低經營成本方面仍有較大空間。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
實體經濟是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點,也是未來發展的最大依憑。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世界經濟長周期進入下行階段交匯的大背景下,我們只有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才能培育發展新動能,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保定出臺限購政策,說明保定市場也存在房價上漲過快的現象。
由此,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呼吁,在實體經濟經歷嚴重困難時期,政府應真心實意幫一把。“從歷史經驗來看,企業經營沒有常勝將軍,往往在過去20年里獲得成功的企業家,再往下走20年不見得還會成功。
今日,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肩負著全省人民的重托,出席會議的代表將帶著沉甸甸的建議議案,走進會場。會議前夕,面對前來采訪的記者,人大代表們敞開了話匣子,就河南發展、科技創新、民計民生等方面暢所欲言。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期,讓資金回流實體經濟正是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抑制樓市的過熱之外,還需要為實體經濟創造更好的政策空間。
精準發力供給側需要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為產業、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提供精準支撐。江蘇還對企業技改……
這次,降低一般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下降了5.57分,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50億元左右,加上暫緩實行高峰電價等,總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112億元。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4月20日起,央行再次采取“普降+定降”的方式,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連平: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高存款準備金率跟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是不相吻合的,所以降準更有必要。
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央行的本意還是為支持實體經濟,降準將有利于小微企業融資。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繁榮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
(記者蘇曼麗 郭永芳)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繁榮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
2014年12月30日,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我省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洛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我國“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洛陽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農機市場供需條件良好,為金融租賃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