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經收官。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滬深兩市334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總營收18.1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9.85%;實現凈利潤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7%。在剔除銀行及兩桶油后,A股實現凈利潤8576.49億元,同比大增26.37%。
上半年A股實現盈利的上市公司共計3025家,占全部A股比例為90.46%;其中2819家繼續盈利,195家扭虧為盈;319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
從盈利能力來看,上半年A股整體凈資產收益率為5.7%,去年同期為5.52%,盈利能力止跌回升。
上交所方面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上半年,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分類化解,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回升,周期性行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顯著增長。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包括社保基金、證金公司、匯金等“國家隊”的動向也格外引人注目。WIND統計數據顯示,二季度社保基金共持有606家上市公司,合計持股市值高達2363.49億元。
二季度末證金合計持有403只個股,持股市值達到7272.82億元。匯金資產管理公司二季度末持有861家上市公司,持股市值達3045.27億元。在證金400多家持股中有18只個股持股比例達4.98%以上,十分接近5%的舉牌線。匯金則僅“準舉牌”兩家個股,分別是經緯電材和九陽股份,每家持股數達到總股本的4.99%。從增減持看,證金二季度增持了103只個股,并新買入57只個股。目前證金公司位列25家中小創公司前10大流通股東之列,全部為二季度新進場買入。
截至8月30日晚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共有3343家上市公司發布2017年半年報。這3343家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6702.65億元,同比增長17.92%。
繼上周五大漲之后,昨天A股再度迎來一波讓股民欣喜的上漲。昨天滬指在證券股推動下繼續大漲,截至收盤,滬指報3362.65,漲0.93%,滬指再創20個月以來新高。
上周中小創表現突出,但熱點切換的情況下主線尚不明朗,前期賺錢的板塊滯漲乃至回調,創業板也面臨上漲之后的分化,細化投資大概率來臨。
10日A股弱勢震蕩整理,滬深股指雙雙小幅收跌。前期一度表現強勢的資源股集體走弱,鋼鐵、有色金屬、煤炭三大權重板塊跌幅領先。
當BAT創業炙手可熱時,一群集華為狼性基因與艾默生國際視野于一體的華為電氣-艾默生“混血兒”,已“折騰”出一批電氣類上市公司,在A股刮起了一股不小的資本旋風。這,緣起于十六年前華為與艾默生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之間的一起并購。
7月A股行情以紅盤報收,進入8月,私募機構對行情有幾多信心呢?據8月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顯示,目前私募信心維持在較高水平,私募基金對8月份A股行情普遍看多。其中超過四成的私募維持著八成以上的高倉位運行。
昨日是7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震蕩走高,以3273點報收,創下今年4月14日以來新高。A股7月份累計漲幅為2.52%,實現了“七翻身”。
大A股或迎強援!據香港信報31日報道,有消息透露,港交所行政總裁日前致函香港強積金管理局,促請局方把A股市場納入可供強積金(MPF)投資的“核準港外證券交易所名單”。
從影響投資者信心變動的因素來看,上半年,國內經濟基本面對提振投資者信心產生利好效應,但國內經濟政策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波動幅度較大,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對投資者信心的影響偏負面。
近期另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是,2017年7月4日,經國務院批準,香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擴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這標志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又取得了新進展。
雖然上證綜指也小幅回落并跌破3200點關口,但保險、銀行等權重藍籌力挺護盤,與創業板股一片愁云慘霧形成鮮明對比,“一九行情”愈演愈烈。
6月份以來,上市券商業績環比出現大幅增長。而從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隨著再融資新政的實施,IPO已經成為券商各項業務當中增長的亮點。
最近有件事喜大普奔,這就是中國經歷了四年的努力之后,終于成功進入了MSCI,一時間萬眾沸騰,但是對于大多數不炒股的人來說,MSCI究竟是什么鬼?
北京時間21日凌晨MSCI Inc.(紐交所:MSCI)公布,從2018年6月開始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此次納入A股的決定在MSCI所咨詢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中得到廣泛支持。
根據MSCI的最新提案,符合條件的可被納入MSCI主要指數的A股數量將從此前方案的448只大幅減少至169只,尚不到原來的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