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資金回流預期落空 基金經理調倉配置小股票
作者:江沂
盡管已經度過了2013年年末資金最緊張的時刻,但對于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來說,流動性仍是眼下制約他們行動的關鍵。從現狀來看,流動性并未見明顯緩解,元旦過后,仍未出現資金大幅流入申購股票型基金的情況,這令基金經理手中可以運用的資金十分有限。有限的資金,加上密集的新股發行,基金經理目前能做的就是調倉而不是加倉,主要將資金配置在一些市值較小的中小板、創業板股票上。
可動用現金約10%
“開年以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并沒有大量資金入場申購偏股基金的動作。”深圳一家大型基金的市場部總監私下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以往每逢元旦過后,一部分年底“沖關”的存款會回流至公募基金,而目前市場平均估值水平并不高,之前不少基金公司也寄希望于節后資金回流,但至少從元旦后的兩周來看,這一跡象并不明顯。有基金經理坦言,新股的引流作用非常明顯,“據我們了解,至少是險資,對打新股還是很感興趣的,不排除他們預留了不少資金打新。”博時基金[微博]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微博]認為,資金因素是導致市場不斷下跌的重要原因,“資金面依然偏緊、節前資金需求增加、IPO重啟對資金的分流以及對市場風險擔心的升級等,這些利空因素在本周內并無發生改觀的跡象,對資本市場我們仍然無法找到樂觀的理由。”
而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本身騰挪的空間也不大。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的結果顯示,上周末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自上一期的77.81%上升1.69個百分點至79.50%,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2.82%,加上還要留出大約5%的資金應對贖回,基金經理手中的現金僅約10%左右,而這部分資金,可能還要挪出來打新股。有限的資金,再加上1月份密集的新股發行,實際上基金經理目前能做的就是調倉而不是加倉。
大板塊難獲資金配置
資金的緊張直接影響到基金公司的板塊配置思路,令他們吝于配置大板塊,相反,一些基金希望通過有限的資金撬動市值較小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的股價。博時基金透露,目前超配的有電子元器件等新興行業及周期中的機械、電力設備和汽車等公司,而對上游行業及銀行、地產和白酒板塊則保持低配。
長城基金則認為,2014年滬深300和上海綜合指數可能持續震蕩筑底,機會主要還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但今年創業板和滬深300的分化不會像2013年那么大,創業板也不會像2013年那樣單邊上漲,選股難度加大。因此長城基金建議,2014年的期望收益率應當適當降低,重點還是多多關注新股申購的機會以及環保、傳媒、LED、軍工、信息安全、配電網建設、醫藥醫療服務和券商板塊,同時關注汽車、家電板塊的超跌反彈和國企改革的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