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銷售大戰認購費低至1折 監管層稱不希望惡戰
“我們希望基金公司能夠低成本的銷售費用去銷售資金,但是不希望惡性競爭。”在日前的基金公司銷售培訓會議上,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有些機構甚至提出零銷售費率。但是一旦有成本,就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第82條,即以低于成本的銷售費用銷售基金。
目前,基金銷售大戰硝煙再起,返現、打折、抽獎,各種招數齊上陣。
修改后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本于8月1日起實施,但是多家基金公司已經迫不及待,不顧違規嫌疑,先行先試。
當別的基金官網上還掛著“網上直銷,費率4折優惠”的字樣時,中歐基金和易方達已在自己的官網上掛出了“網上直銷,認購費率低至1折”的營銷口號。
6月14日,易方達就對個人投資者使用廣發銀行卡借記卡通過公司網上直銷系統申購公司旗下基金實行“申購費率為原申購費率1折,且優惠后申購費率不低于0.06%”等的優惠活動。"
但旋即這一超低優惠被中歐基金打破。7月22日起正式發行的中歐優選,是國內公募基金里首只采用“支點式對稱浮動管理費率”的權益類產品。其網上直銷認購費率竟低至1折,比如說,認購金額小于50萬元的,柜臺收費標準是1.2%,而網上直銷只有0.12%;而其100萬元到500萬元的客戶,網上直銷優惠費率僅有0.04%,超過500萬元的投資者,單筆僅要100元。
不久前,華商基金設置問題要求客戶回答后方可參加抽獎活動,富國基金也曾設置問題并抽出客戶送出50份貨幣基金份額。這些小動作因違反了相關辦法而備受詬病。
據本報記者了解,基金公司正熱火朝天進行銷售大戰的同時,也引起了監管層及業內人士對于其惡性競爭的擔憂。
無論首家將認購費率降至1折的易方達,還是繼續下探認購費率的中歐基金,兩者均是在自己的直銷系統做“手腳”。
除此之外,鵬華、嘉實、富國等基金公司也紛紛在官網直銷系統開通部分基金產品的后端收費模式,申購費在1折和2折之間。另外,第三方銷售機構也適時加入費率優惠大戰。
“認(申)購費是要給銷售機構的,如果沒有銷售機構的配合,基金公司很難降低認(申)購費率。”滬上某基金公司銷售總監表示,但是銷售機構為什么會擠壓自己的利潤去銷售基金呢?所以目前看,打折銷售僅限于自己的直銷系統。
但無可否認的是,目前的基金直銷力量還很薄弱。據一位北京的基金銷售人員估計,整個行業看,基金直銷規模差不多能占到20%,而最為特殊的天弘基金,估計會多出平均水平很多。
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基金公司的公募基金凈值為3萬億元。也就是說,大約有6000億元是來自直銷。
“新規定實施后,基金銷售大戰不可避免,甚至趨近于零認購和零申購都是有可能的。”某大型基金公司渠道銷售負責人表示。
電商之間的價格大戰讓人心有余悸,基金銷售大戰會激烈到何種程度呢?
從8月1日即將實施的新規定顯示,基金銷售機構都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壓低基金的收費水平,不得采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即使在舊規定和辦法里,這些要求也沒有改變,但是華商和富國卻以身犯險。
另外,辦法的第82條第3款還規定,“基金銷售機構不得以低于成本的銷售費用銷售基金”。
“基金銷售分為機構銷售和渠道銷售。目前機構銷售的費率大約在萬分之一,而渠道銷售費用比較高。”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銷售總監表示,尤其是基金首發,費用大約在1%-2%。
“基金首發這塊不能嚴格算百分數。”上述滬上銷售總監認為,發行1億元的基金可能費用是一兩百萬,發行2億元的基金可能也是這個數。
“如果真出現低于成本的銷售費用銷售基金,將是自傷式的銷售。”另外一位滬上銷售總監表示,到那時估計發展也不會長久。
“不管怎么說放開費用規定是個好事。市場更加放開,適者生存,一個充分市場化的環境,其價格本來就不應該是行政硬性規定的,而應該通過供需由市場決定。”上述資深銷售人員表示,不少基金會因此經歷陣痛,甚至由此引發格局和規則變化,但這都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進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