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數量同比增三成 合并求生概率不大
公布一季報的378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中,資產凈值規模低于1億元的有48只,其中有4只在5000萬元清盤紅線以下
伴隨著今年新基金發行制度的進一步放松,新基金發行明顯提速,市場可供選擇的基金產品數量激增,但出現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除吸引力仍較大的短期理財基金外,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募集情況仍不容樂觀,市場上規模迷你的產品數量或進一步擴張。
截至4月19日,已有378只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報告,若按照基金一季末的份額和最新單位凈值估算,最新資產凈值在1億元以下的迷你股票型基金有48只,數量同比增長29.73%。其中,更有海富通國策導向、長盛同祥泛資源、平安大華策略先鋒和景順長城支柱產業等4只基金規模在5000萬清盤紅線以下。
迷你基金這一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飽受市場詬病,基金公司到底要“面子”還是要“里子”的話題也困擾著整個基金行業。而今年6月1日即將運行的新《基金法》對這一特殊群體除了清盤外,找到了另一條合并存生的新出路。
但海通證券高級基金分析師王廣國表示,對基金公司來說,幾千萬的資產不會輕易將其散掉,并且基金清盤會對公司的整體形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在權衡成本和“面子”后,預計日后也不會有基金出現清盤的可能性。
王廣國指出,雖然新《基金法》允許迷你基金進行合并,但迷你基金合并的概率也不是很大,因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太多的勇氣。
迷你股基增至48只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WIND資訊整理數據顯示,目前已公布2013年一季度報告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有378只,若按照基金一季末的份額和最新單位凈值估算,最新資產凈值在1億元以下的迷你股票型基金有48只。而去年年底時,規模不足億元的股基有37只。即在經歷了今年一季度市場的震蕩調整后,迷你型股票基金的數量增長了11只,增幅近三成,為29.73%。
具體看來,48只規模迷你的股票型基金中,有34只在去年年底時規模已在1億元以下,此外的14只基金為經歷一季度市場調整后,新加入到迷你的行列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震蕩調整導致迷你股基數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有3只股基成功摘下迷你的帽子。這3只基金分別為信達澳銀精華、華安科技動力和泰信中小盤成長,截至去年年底時,資產規模分別僅為9812.42萬元、5752.76萬元和7803.26萬元,而截至最新,上述3只基金資產規模分別增至1.05億元、1.19億元和1.21億元。
對于迷你股基數量的迅速增長,業內人士分析稱,與今年一季度市場行情有一定的關系,此外,基金銷售主要依賴銀行渠道,而銀行普遍重發行而輕維護,在投資者認購基金后,銀行對其后續的維護管理較少,導致份額縮水。
4股基規模觸“清盤”紅線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48只規模迷你的偏股型基金中,有4只基金資產凈值在《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規定的5000萬元清盤紅線以下。具體看來,分別為海富通國策導向、長盛同祥泛資源、平安大華策略先鋒和景順長城支柱產業。按照這4只偏股型基金一季末份額及4月19日的最新單位凈值估算,最新資產凈值分別僅為3956.47萬元、4305.16萬元、4452.1萬元和4764.03萬元。
雖然《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中明確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及時報告證監會;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證監會說明原因和報送解決方案”。但公募基金發展的15個年頭中,還未見真正清盤的基金產品。
而即將正式運行的新《基金法》中,允許迷你基金合并存生的規定則讓這些規模偏小的基金找到了一條“退出”途徑。
合并清盤概率均不大
上海證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代宏坤接受《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采訪時表示,隨著新規正式運作,份額長期迷你的產品很有可能會合并。他指出,目前新基金發行速度加快,市場可供選擇的基金產品明顯增多,但出現的問題也隨之而來。除吸引力較大的短期理財基金外,主動管理股票型基金募集仍然比較困難,加上內部運作成本依舊較高,所以預計以后基金合并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多。
此外,代宏坤指出,以前即使基金份額迷你,但由于基金公司發新不易,所以不愿輕易清盤,加上投資者以往對基金清盤持恐慌態度,極度不愿接受,所以之前并未有過基金遭遇清盤。而隨著投資者越來越理性,基金出現清盤的可能性在未來并不排除。
而海通證券高級基金分析師王廣國則表示,一般來說,即使旗下基金規模很小,但基金公司也不愿輕易將資產散掉,并且基金清盤會對公司的整體形象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權衡成本和“面子”后,預計日后也不會有基金出現清盤的可能性,而迷你基金合并的概率也不是很大。
他指出,雖然新《基金法》允許迷你基金進行合并,但短期內預計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合并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需要勇氣。(隋文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