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旗下公司:農銀匯理凈利潤連續五年墊底
編者按:在渠道為王的市場環境下,銀行系基金公司發展無疑最具優勢。然而農銀匯理基金并未因有位“好爹”而出眾,資產凈值、凈利潤、新基金首發規模以及基金經理從業年限方面均墊底五大行旗下基金公司。
五大行旗下基金公司
農銀匯理凈利潤連續五年墊底
專家認為,農銀匯理基金的近況,與其大股東中國農業銀行支持力度減小有很大關系
在基金業,由于渠道優勢強大,“銀行系”成為“富裕群體”的代名詞,國內五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簡稱“五大行”)的渠道優勢,在銀行系基金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毋庸置疑。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注意到,五大行旗下基金公司的境遇出現明顯差異,渠道優勢與其資產凈值規模、凈利潤并非完全正相關。其中,股東擁有超過2萬多個網點的農銀匯理,交出的成績單與其股東方極不“匹配”,資產凈值規模及凈利潤連續五年在五大行旗下基金公司中墊底。
農銀匯理年度凈利潤
難超7000萬元大關
農銀匯理基金成立于2008年3月,為中國農業銀行主要控股子公司(該行持股51.67%)。記者翻閱了農業銀行近五年的年報,發現農銀匯理基金成立以來的年度凈利潤從未超過1億元。
2008年,農銀匯理基金營業收入4062.50萬元,凈利潤為-3162.00萬元,而當年42家基金公司平均凈利潤2.08億元,農銀匯理基金排名倒數第二。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2008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94億元、1.48億元、0.49億元。2009年,可比43家基金公司實現凈利潤總計100.2億元,平均凈利潤2.33億元,而農銀匯理基金營業收入1.67億元,凈利潤為1038.60萬元。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2009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76億元、3.62億元、0.75億元。2010年,可比44家基金公司實現凈利潤總計88.11億元,平均凈利潤2.00億元,而農銀匯理基金營業收入2.68億元,凈利潤為6292.50萬元。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201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9億元、3.57億元、1.01億元。2011年,44家基金公司凈利潤總額為65.79億元,平均凈利潤1.50億元,而農銀匯理基金營業收入2.25億元,凈利潤為4357.60萬元。工銀瑞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2011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79億元、1.97億元、1.13億元。
截至上周末,包括五大行旗下基金在內的24家基金公司2012年營收情況曝光,平均實現凈利潤1.35億元。而農銀匯理基金營業收入2.09億元,凈利潤為3006.50萬元,同比下滑32%。工銀瑞信基金、中銀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建信基金201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9億元、1.79億元、1.37億元、1.31億元。
顯然,農銀匯理基金成立以來的年度凈利潤從未超過1億元,最高年度凈利潤為6292.50萬元。與農銀匯理基金同齡的民生加銀基金五年間四虧一盈,2012年實現凈利潤1059.10萬元。
農銀匯理資產凈值規模
同業排名下滑
在如今渠道為王的市場環境下,銀行系基金公司無疑是發展最具優勢的。從總資產凈值規模上來看,截至去年底,農銀匯理基金以184.92億元的規模排在眾基金公司第39位,而另外4家五大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均處于行業前二十。其中,工銀瑞信基金以1071.87億元的資產凈值規模排名第7位;中銀基金以1000.77億元的資產凈值規模排名第8位;建信基金以945.28億元的資產凈值規模排名第10位;交銀施羅德以544.18億元的資產凈值規模排名第18位。
值得注意的是,農業銀行對農銀匯理基金的第一只基金傾注全力,也正是依托了農行的強大實力,農銀匯理首只基金農銀行業成長首募規模達到了68.43億元,這在2008年高唱熊調的市場下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然而此后再無亮點表現,而如今農銀行業成長規模也僅為36.92億元,縮水一半。
從資產規模排名上看,農銀匯理基金在走下坡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