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想打“明星牌”發行卻遇尷尬
一邊是人才流失,忙于招兵買馬,一邊是新基金接連發行
對于正在招兵買馬改善基金經理“一拖多”窘境的華商基金而言,基金業績也正成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雙保險”不改發行尷尬
3月19日,華商基金公司發布公告顯示,華商價值共享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于3月18日成立,募集規模為2.66億份,這一數據使得華商價值共享成為今年以來首發規模最小的非固定收益類基金(QDII除外)。
受益于年初市場反彈與新基發行備案制的實行,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市場熱火朝天。WIND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已成立權益類產品17只(QDII除外),平均首募規模為13.8億份,平均認購天數為20天。在華商價值共享成立之前,首募規模最小的權益類產品為(愛基,凈值,資訊),首募規模為3.58億份。
事實上,華商價值共享在發行之初,華商基金已為其發行加上了“雙保險”。第一重保險即是,華商價值共享作為發起式基金,華商基金的基金經理、高管、公司股東共同出資3000萬元作為其發起資金,這使得華商價值共享成為目前市場上已成立的發起式基金中發起資金最多的一只,表明與投資人風險共擔的態度。然而,即便有發起方的資金保駕護航,但似乎仍然難以助力新基發行。
第二重保險是,華商基金同時打出了明星基金經理這張牌。華商價值共享的擬任基金經理為田明圣,而田明圣所管理的(愛基,凈值,資訊)在2012年以17.28%的漲幅跑贏同類基金的平均漲幅3.34%,奪得混合型基金的冠軍。
然而,無論是發起式利益捆綁也好,還是明星基金經理牌也好,最終卻落得發行規模為目前最小的尷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