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今日變"雷王" 興業全球掛羊頭賣狗肉?
3·15消費者權益日已經過去,但是基民打假的熱情不減,近日網上有投資人抱怨興業全球基金“掛羊頭賣狗肉”,用明星基金經理做招牌,實際操作又換成其他基金經理,打行業“擦邊球”,涉嫌虛假宣傳。
董承非無暇管理基金
抱怨來源于興業全球的一則公告。近日,興業全球基金公告稱,因董承非出國學習,自2013年2月27日起繼續由王曉明代董承非履行興全全球視野的基金經理職責,代職期約為半年。代職期間,王曉明將與另一位基金經理楊大力共同管理該基金。
事實上,從2012年2月以來,作為明星基金經理的董承非已第三次出國學習而無暇管理興全全球視野了。2012年2月25日,興業全球基金就曾公告稱,自2012年2月29日至2012年5月30日,由于董承非出國培訓,興全全球視野暫由楊岳斌代為管理。而楊岳斌還同時管理興全趨勢投資基金。
2012年8月25日,董承非回國履職不足3個月又再度出國學習,興全全球視野自8月27日起由王曉明代為管理,代職期約為半年。9月6日,公司增聘楊大力為興全全球視野基金經理。
新基仍用明星經理名號
更讓投資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在2012年11月12日,興業全球基金公司發行了其第7只股票型基金興全商業模式優選,董承非的大名依然出現在基金招募說明書上。按照興業全球基金公告來推測,彼時董承非仍在國外學習。因此當時市場猜測,既然由董擬任基金經理,那么董很快會回來任職。2012年12月18日,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宣告成立,基金合同生效公告顯示首募份額為5.461億份。但在基金成立的當日,興業全球基金發布了關于增聘吳圣濤任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的基金經理,與董承非一起管理該基金的公告。據了解,吳圣濤曾在華富基金、東吳基金任職,于2012年才加入興業全球基金公司。
這讓不少基民備感受騙。在微博上名叫“翠羽人生”的博主表示:“用董承非做噱頭新發基金,(新基金)才成立就增聘基金經理,完全不拿持有人當回事。這難道也是為持有人負責的表現?”名為“樹下的男爵”的博主也表示:“興全商業模式優選是吳圣濤掛董承非的金字招牌吧?”
為了平息基民的憤怒,興業全球基金隨后公告稱:公司通過代銷機構自購旗下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基金,自購額度1000萬元。興業全球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自購旗下的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基金,是因為長期看好新基金的投資方向,其擬任基金經理吳圣濤良好的歷史業績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后來興業全球基金對此事也進行了解釋:發行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產品時,計劃由董承非與吳圣濤共同管理,但當時吳圣濤尚未取得任職資格,故公開材料上只能掛一位基金經理的名字,隨后增補吳圣濤為基金經理。對于在新發基金時,是否知道董承非的歸期,興業全球表示:“董承非原定于2013年初回國,但由于學習計劃變動,不得已再延長半年,因此我司才于2月22日發布公告,由王曉明暫代董承非執行興全全球視野基金經理職責。”
對于外界所稱“董承非是因為內部斗爭和業績不佳而出國學習”的傳言,興業全球予以否認。不過一名業內人士對信息時報記者表示:“這種事情肯定會否認的,難道承認自己有問題不成。”
而對于因為董承非名號而買了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的基民,興業全球基金似乎暫時也沒什么好辦法,只是表示:“該基金目前主要由吳圣濤管理,董承非提供參考管理意見,待他回國后會與吳圣濤共同管理該基金。我們會盡力為持有人提供良好投資服務,為投資者創造長期資本增值。”
“好孩子”今日變“雷王”
興業全球此前一直被市場定義為“好孩子”,團隊穩定、業績穩定。但自2011年3.15之后,興業全球的形象便發生了逆轉,被市場譽為“雷王”,幾乎每一次的黑天鵝事件,都會被興業全球不幸踩上。
2011年雙匯股份被曝出“瘦肉精”事件,在當時48家持有雙匯的基金公司中,興業全球持股最多,多只基金重倉其中;而在2011年6月份的華蘭生物、8月份的紫鑫藥業、9月份的中恒集團和哈藥股份等各類事件,興業全球也都中招,雖然對這幾只股的持有量不大,但短期內連續與問題股沾邊,無法置身事外。2012年,比亞迪電動車起火事件、金陵藥業曝出脈絡寧注射液問題、青島啤酒董事長離職等,都造成股價大幅下跌,興業全球旗下基金均在這些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2012年8月,興業全球又因熔盛重工毀約,折戟全柴動力。雖然興業全球這次表示要一告到底,但有律師認為勝算不大,最終的損失還是要基民承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