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私募跑贏大盤 領頭羊兩個月收益近40%
私募2月份業績數據出爐。股票策略型的非結構化私募產品中,鼎力投資以近40%的收益取代創贏投資成為開年以來的新冠軍,業績前十的股票型產品平均收益也達到了30%。業內人士認為,在大盤表現完全不同的1、2月份,能持續保持高增長的產品或許重倉了 創業板 和 中小板 ,因為這兩個板塊在今年前兩個月表現較好。
鼎力開年以來收益近40%
根據數據,1005只股票多頭策略為主的非結構化產品1-2月平均收益為7.19%,而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僅為4%。力壓群雄的私募是鼎力投資,其旗下兩只產品“鼎力價值成長1期”和“鼎力超級成長”在今年初以來收益率分別達到了38.49%和34.26%。緊隨其后的私募產品分別是菁英時代的“菁英時代成長1號”、國鳴投資的“融新252號第6期”、“粵財信托 -創勢翔1號”、鵬誠資產的“鵬城二期”,富恩德資產的“融新74號”、國淼投資的“國淼一期”和太和先機資產的“先機策略精選”。這前十只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達到29.19%。
根據數據,鼎力投資的兩只產品在1-2月內一直處于上漲過程中。然而從市場來看,1、2月份大盤表現風格完全不同。1月份滬指一路上漲,漲幅達5%,但是2月份則走勢如同翻山,春節后掉頭向下,結束了12月4日以來的上漲勢頭,吞噬上半月的漲幅。業內人士認為,鼎力投資的靚麗業績或許是由于其主要重倉中小板和創業板,這兩個板塊在2月份表現好于大盤。根據數據,開年以來中小板綜上漲10.7%,而創業板綜則上漲了18%。
定增產品整體表現好
除了股票策略型私募產品,事件驅動型私募產品值得關注,其整體業績較好。根據數據,45只事件驅動策略的非結構化私募產品均做定向 增發,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11.9%。其中,博弘數君投資的13只產品仍然穩穩占據前席。或許是因為采用復制策略,其產品收益率開年以來均達到27.7%。相比之下,以市場中性為主要策略獲取相對價值的私募產品則表現一般。
同時,商品期貨型私募今年以來業績也值得關注。根據數據,排名前十者平均收益超過30%,冠軍為康騰投資的康騰1號,其基金經理為鄧文杰。不過,商品期貨的業績差異較大,上海雛鷹投資的雛鷹1號開年以來收益為-85%。
此外,根據數據,在債券型非結構化私募產品中,冠軍為長安信托的穩健12號,年初以來收益率為7.8%,不過低于公募 債基冠軍華安 可轉債同期12.07%的收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