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運作從臺前轉幕后 藝術品投資潛在風險增大
2012年,象牙、犀角也成為藝術品基金的投資標的。
犀角杯
對于中國藝術品基金來說,2012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在市場與政策的雙重壓力下,他們迅速從臺前轉到幕后。“散亂,沒有整體性,發行渠道不規范、無序等。”業內人士如此評價。然而,亂局并不等同于末日,即便是在目前藝術品基金普遍“失聲”的當下,一線的操盤手們在謹言慎行中仍然對未來充滿期望,而圍城外的諸多資金依舊對進入這個市場抱有相當高的期望。
投資標的組合與運作模式創新
2012年,國內藝術品基金投資方向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進。2012年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聯合調查中顯示,全年投資的藝術品信托產品中大部分是書畫類產品,但其中也出現了眾多新的投資標的物。藝術品投資基金也從“書畫+陶瓷+股票”的兩雄稱霸發展“書畫+陶瓷+象牙(犀角)+玉石+手表+股票+債券”的百花齊放的格局。
例如,天津農行、天津信托與天津海鷗手表集團公司共同推出的“金鑰匙·天工”海鷗手表受益權投資理財產品。首款手表理財產品具體分為單陀、雙陀、男款和女款4種類型,最低認購資金門檻為3.75萬元。
從投資模式來看,一些藝術品基金亦出現了新的投資模式,如“天雅1號”的貸款類藝術品信托,即以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獲取信托貸款,用于藝術品投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