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成新基金實現正收益
在創下新基金發行紀錄的2012年,投資者買入的多數新基金可以獲得正收益。昨日基金公司引述天相投顧數據稱,去年發行的新基金中,超過八成新基金獲得正收益。這一比例與全部基金的正收益比例接近,這顯示出新基金整體并不具備相對的擇時優勢。
部分公司新產品全部正收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年內成立的新基金中,349只保持了正收益,65只收益為負,整體來看成立以后賺錢的基金超過80%。
從公司來看,好結果則集中在少數基金公司中。70家基金公司中,2012年發行只數超過5只以上的只有華安(10只)、易方達(9只)、中銀(9只)、華夏(8只)、匯添富(8只)、交銀施羅德(6只)、銀華(5只)7家公司實現全線正收益。
2012年成立的全部新基金中,截至年底收益最高的是光大保德信行業輪動股票基金,錄得16.50%收益,此外超過10%的還有泰信中債基本面400指數B(14.60%收益)、銀華上證50等權重ETF(13.70%收益)等9只基金。除了1只是債券分級基金外,其余都是股票型基金。
新基金業績考驗“擇時”能力
新基金成立后有一定時間的建倉期,基金經理可以保持空倉,也可以快速建倉。
基金研究人士分析,新基金成立后賺錢,通常得益于基金公司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和市場走勢的預判。從具體操作看,由于2012年二季度開始股市持續下跌,不少業績較好的偏股新基金都在去年年中持幣觀望,而在第四季度快速建倉。
2012年公募基金整體正收益比率為79.44%,略遜于新基金表現。
2012年是基金產品審批通道放開、新基金發行數量激增的一年,全年共首發260只基金,首發規模6447億元,平均單只基金25億元;首發總規模比2011年增長134%,并突破2007年牛市創下的5000億元的紀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