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波新基金發行潮襲來 20只產品同臺競技
基金發行準“備案制”的正式實施,意味著發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成立門檻較低的發起式基金會愈加風行。此外,由于目前新基金籌備到募集時間從3-4周縮短至20天左右,基金公司將采用更靈活的發行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新年伊始,新基金發行市場便充斥著濃烈的“火藥味”。記者發現,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密集發布產品募集公告,目前基金在發數量已經超過20只。上述產品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據絕對主流,此外,發起式基金也頗為“搶鏡”。
業內人士指出,基金發行準“備案制”的正式實施,意味著發行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此種背景下,成立門檻較低的發起式基金將會愈加風行。此外,由于目前新基金籌備到募集時間從3-4周縮短至20天左右,基金公司將采用更靈活的發行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
目前在發產品數量達20只
新年首周,基金發行一派繁榮之景。公開資料顯示,近期有16只產品(A、B、C份額合并計算)公告發行,將目前在發產品數量推升至20只。
上述產品中僅有3-4只偏股型產品,其余全是清一色的固定收益類基金。這些債券類產品中,既包括創新型的債券指數基金,也包括短期理財、分級債基等去年紅極一時的品種。此外,目前發行市場上也不乏貨幣、保本等傳統型固定收益產品。
除固定收益類產品唱發行主角外,新年基金發行還有一大特點便是發起式基金頗為“搶鏡”。上述在發產品中,工銀、華安以及嘉實均有一只發起式基金在發。
固收類基金仍唱主角
作為去年發行市場的當紅主角,固定收益類產品可謂搶足了風頭。新年伊始,債券產品熱度仍在延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債券產品仍然占據發行市場主角,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債券的牛熊市周期比較短,從2007年到目前,基本是一年大年一年小年,所以發債券產品總是一個比較占優的策略。
此外,從渠道情況來看,盡管業內認為債市行情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調整,但四大行摸底下來,投資者對債券產品的接受度仍然較高,一季度還是主要賣債券產品,只有招行等少數銀行開始布局股票基金了。
“即使考慮到今年可能出現的信用事件,但個人覺得‘東隅已失,桑榆未晚’,債券投資縮短久期,采用子彈型策略還是有希望獲取收益的。”
基金發行“火拼”升級
除上述原因外,準“備案制”實施后,基金公司發行策略也正在發生變革。據介紹,2013年1月1日之后,基金公司可自主規劃申報產品數量和類型,不受通道限制,申報流程實現電子化、標準化,從而加快審核速度。
“在新的發行制度下,未來基金公司可很快改變發行策略,一旦投資者風險偏好大大提高,可很快加碼股市,適應市場變化。”
準“備案制”帶來的第二個變化是,基金數量將大幅增加,未來發行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發行數量激增后,基金發行規模可能越發“迷你”,發起式基金由于成立門檻近需5000萬,可能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將會更為風行。(王誠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