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基金排名看點:王亞偉辭任華夏黯然失色
2012年接近尾聲,一年一度的基金業績年終排名大戰進入倒計時階段。同往年相比,在今年的基金爭奪戰中,看點頗多。離開了王亞偉的華夏基金[微博]今年星光黯淡,很少出現在排名戰的鎂光燈下。出海掘金的QDII基金今年表現殊與往年,或將首次問鼎年度收益冠軍。主動偏股型基金中,中小基金公司成為今年排名戰主角,但不斷出現的“黑天鵝”卻頻頻攪亂排名榜,使得排名榜單依然懸念輩出。
看點一:QDII或首次問鼎年度收益冠軍
今年,在A股業績“熊”霸全球、海外市場轉暖的大背景下,出海掘金的QDII基金表現殊與往年,獲得亮眼成績,有望吹響逆襲的集結號,首度問鼎年度收益冠軍的寶座。
與A股的一片狼藉相比,今年QDII基金市場表現稱得上可圈可點。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18日,納入統計范圍的51只QDII基金年內平均凈值增長率為9.07%,有45只基金實現正收益,成為今年“最賺錢”的一類基金。
華寶興業海外中國股票暫居冠軍之位,今年以來收益率為22.21%。緊接著便是博時大中華亞太精選股票、國投瑞銀新興市場股票,今年以來收益率也均在20%以上。此前一度表現居前的國泰納斯達克[微博]100指數目前收益率已經跌至15.43%,剛好擠進了前十名。
而首只奢侈品基金富國全球頂級消費品今年以來回報率已達12.88%,今年9月4日成立的富國中國中小盤在短短三個半月的時間內更創造出8%的業績;相比之下,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回報率僅為-1.37%。
對此,富國全球頂級消費品基金經理李軍指出,相較于A股持續不斷的寬幅震蕩,境外市場可以算得上風光無限了,境外主要市場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暖反彈,特別是QE3和QE4的推出,海外市場更不差錢。在此背景下,不少QDII基金取得了不錯的回報。四季度以后,受益于新興市場上漲動力強勁,大量資金凈流入,QDII基金的良好業績得以延續。
盡管歐債危機依然“揮之不去”,但歐美主要國家的經濟引擎正在恢復動力,特別是隨著歐美國家年末傳統消費旺季來臨,一些區域性市場和海外消費類股等板塊表現喜人,對應的QDII基金相對A股表現出明顯的超額收益。“雖然一些奢侈品股票近來受到歐債危機的沖擊,銷售增速有所減緩,但在歐美各國量寬政策刺激和新興市場國家消費升級“雙重效應”疊加的進程中,頂級消費品類企業在新興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板塊估值不高,配置價值凸顯,是備受市場關注的中長期配置品種。”李軍如此評價。
而對于QE4之后的香港市場走勢,李軍指出,明年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更為確定。李軍分析,目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大概在2.9萬億美元,QE4之后,預計到明年底會達到4萬億美元,整體的貨幣政策非常寬松,不差錢會是一種常態,越來越多的資金將涌向香港市場尋求投資機會。
看點二:中小基金公司成排名戰主角
或許是應驗了“船小好調頭”的理論,今年中小基金公司成為業績排名戰的主角。數據顯示,投資國內A股的主動偏股型基金中,景順長城、新華、上投摩根、中歐等中小基金公司成為絕對主角。
目前偏股型基金前三甲分別是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新華行業周期輪換、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其余7只躋身前十的基金依次是國富中小盤股票、中歐中小盤股票、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國富深化價值、國聯安精選、萬家精選、銀河創新。
顯然資產管理規模前十名的基金公司中,均沒有出現在業績排行榜的前十中。而業績榜單的前十中,只有上投摩根、景順長城、萬家這三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規模位于前半部分,其余均是來自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
比如目前位居亞軍之位的新華行業周期股票,今年以來收益率高達17.48%。不僅超越同期上證指數近20個百分點,亦領先同類基金平均收益率近18個百分點。但截至三季度末,新華基金[微博]的資管規模僅70.89億元,在71家基金公司中排第52名,是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中規模最小的一家。資管規模在100億元以下的還有中歐基金[微博],截止三季度末,僅有81.44億元的規模。
靈活的投資風格能夠讓基金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再加上所謂的‘船小好調頭’,這恰是今年中小基金公司成為排名戰主角的關鍵因素。”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就需要基金公司對市場走勢有較為準確的前瞻性判斷。
針對明年市場走勢,新華行業輪換基金經理何瀟認為,現在接近年末,市場反彈情緒正在醞釀,持續反彈行情有望延續到明年一季度。從為明年一季度行情布局的角度看,周期股在市場反彈中將獲良好收益,最看好新型城鎮化、流動性改善、經濟復蘇大邏輯下的周期股,優選房地產、汽車、建材、有色四個行業。
看點三:“黑天鵝”頻出攪亂排名戰
白酒塑化劑影響硝煙未盡,又一只黑天鵝來襲,績優基金重倉持有的康美藥業深陷財務造假泥潭,股價連續下跌,給予了重倉持有該股票的基金以沉重打擊。受此影響,在2012年剩下不足10個交易日內,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底收益率排名已被徹底打亂。
就在上周末,上投摩根新興動力還保持著2012年以來偏股型基金的亞軍之位,然而一個交易日,該產品凈值便損失近4個百分點,目前該基金也已經退居季軍之位。
而新華行業輪換以穩取勝,排名迅速躥升至第二名,接連超越了中歐中小盤和上投新興動力,與第一名相比差距不足4.5個百分點。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投摩根新興動力不幸踩上“黑天鵝”康美藥業,凈值大大受挫。而新華行業輪換則是在三季度末主要配置了金融保險、信息技術、社會服務等行業,與其它幾只基金相比行業配置較為均衡。而金融保險在這一輪強勁反彈行情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三季報中的十大重倉股如騰邦國際、中國平安[微博]、民生銀行最近20日的漲幅分別為5.11%、19.39%和23.89%,新華行業輪換凈值也因此扶搖直上。
而塑化劑風波中,身受重創的莫過于廣發聚瑞。今年前三季度,該基金還排名前三,然后在重倉白酒股的急劇下跌下,目前該基金已經跌出前100名了。
“臨近年末,接連發生的白酒塑化劑風波、康美藥業財務造假事件,完全打亂了股基年度排名的格局。”市場人士表示。
看點四:華夏淡出排行榜
在以往的年終排名戰中,由王亞偉掌舵的兩只明星產品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一直都是各大媒體追逐的焦點,然而隨著王亞偉的離職,今年華夏基金似乎淡出了基金排名戰,排名前列的基金產品中早已沒有華夏的身影。
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今年以來凈值分別虧損1.94%、1.79%,在434只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剛好位居中游。在今年5月王亞偉離開后,這兩只基金經過了信任基金經理兩個季度的調倉,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的原十大重倉股多數被換。華夏大盤中對中小板股票的配置明顯增加,而華夏策略則偏向穩健,對十大重倉股的持股比例相對較低。總而言之,這兩只產品已經愈發中庸,沒有明星的身影,也沒有太多的看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