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吸金大戰:理財基金對抗銀行攬儲
又到年底金融機構“吸金”大戰時。
年關數據對各家機構都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為了與銀行攬儲相對抗,往年基金公司總是借助于貨幣市場基金來吸引一些機構資金,今年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遠超過往年水平,無疑有助于基金壯大規模,此外,基金公司還有了新的“武器”——理財基金。
貨幣基金收益佳
持續偏緊的資金面讓今年的貨幣基金業績喜人。Wind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有17只貨幣市場基金(A、B級分別計)今年以來的實際收益率超過4%,另有十幾只基金的收益率距4%僅一線之遙,到年底定可輕松突破4%。而回望去年,全年收益率超過4%的貨幣市場基金只有10只。
事實上,自貨幣市場基金在國內問世以來,今年是其整體收益率最好的一年,這顯然有利于基金借此在年底進一步壯大規模。今年以來,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也節節攀升,尤其是進入四季度后,前一階段股市遲遲不見反彈,令大量資金流入貨幣市場基金。有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深圳某貨幣市場基金規模早在11月初便突破600億元,而且這個成績還是在該公司未刻意對產品進行持續營銷的情況下取得的。
臨近年底,在資金需求旺盛、銀行存貸比考核等因素的推動下,資金面趨緊的狀況或推動資金價格上升。從近期Shibor走勢來看,短端利率仍在攀升,這對貨幣市場基金的運作也非常有利。最近貨幣市場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不在少數,這對于機構資金有不小的吸引力。
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大資金而言,5%的年化收益率是非常可觀的,如果年底前貨幣基金還能保持這樣的收益率,應該會吸引不少資金進入。
基金公司亦借此機會繼續發行貨幣市場基金,目前,方正富邦貨幣與匯添富收益快線均已啟動發行。作為國內首只場內“T+0”貨幣產品,匯添富收益快線填補了一個重要的市場空白,將盤活證券市場上的休眠客戶資金,發行數據應該也很可觀。
理財基金“利器”
今年創新低風險理財產品供需兩旺,能助力年末規模大戰的,還有理財基金。
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成立的理財基金已有31只,鵬華理財21天已結束發行,另外還有中銀理財7天、建信月盈安心理財和華安7日鑫正在發行。
由于理財基金對于申購資金都有固定的鎖定期限,較貨幣市場基金而言,顯然其對于規模穩定更為有利。上海某理財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理財基金在滾動運作幾期以后,已有一定的資金沉淀,趕在月底贖回的量并不多,流動性管理壓力較小。
12月下旬,華安基金[微博]旗下月月鑫、季季鑫、雙月鑫等3只理財基金都將集中開放申購,錄入資金將被鎖定相應期限,成功跨越年關;而其他采用“匯添富模式”的理財基金,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但單筆申購資金同樣要被鎖定固定期限,因此也將有大量資金要跨過年關。
考慮到貨幣市場上特有的月末效應和年末效應,跨年運作的理財基金的收益率也不會遜于傳統貨幣市場基金。Wind資訊數據顯示,7月以來至今,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最高的幾只貨幣類基金以理財基金為主,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都超過了4%。
此外,由于理財基金規模較貨幣市場基金更為穩定,其募得的資金被大比例投資于協議存款,這也意味著,銀行存款并未因理財基金規模的壯大而流失,銀行攬儲與理財基金銷售并不沖突,因此,理財基金更成為各家基金公司年底拼規模更為有力的利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