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客億元搶籌300ETF 逃離券商黃金股
滬深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本周二的融資融券市場上,融資客開始撤離山東黃金和中金黃金,而滬深交易所的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分別遭融資客融資買入1.07億元和231萬元,顯示杠桿資金參與了抄底。
撤離券商黃金股
滬深兩市公布的本周二兩融數據顯示,當日融資客融資償還山東黃金和中金黃金的金額分別達到4499萬元、2067萬元,而這兩只股票的融資買入額僅分別為1728萬元和813萬元。因此,融資客的杠桿資金從這兩只股票上凈撤出資金分別達到2771萬元和1254萬元。
此外,稀土概念和部分券商股也成為融資客杠桿資金流出的主要對象。滬市信用交易數據顯示,包鋼稀土、北京銀行、海通證券、保利地產[微博]、亞盛集團和興業證券6只個股的杠桿資金凈流出量均超過1000萬元,分別達到3645萬元、2340萬元、2094萬元、1759萬元、1144萬元和1033萬元。而深市的信用交易數據則顯示,廣發證券、雙匯發展、中色股份、洋河股份、遼通化工、白云山A、濰柴動力、中信國安等8只個股的兩融資金凈流出均超過500萬元,分別達到1296萬元、1152萬元、927萬元、768萬元、716萬元、621萬元、587萬元和58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滬深兩市信用市場兩融資金凈流出的個股中,海通證券、興業證券和廣發證券凈流出的兩融資金均超過1000萬元,分別達到2094萬元、1033萬元和1296萬元,而國金證券和華泰證券的融資余額分別增加1509萬元和1518萬元。
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稱,券商創新政策陸續出臺后,市場對券商自主創新階段能否在盈利上得到體現的認識出現分歧,預計券商股將從普漲轉為分化。
滬市300ETF遭億元搶籌
本周二,滬市的300ETF指數基金獲得兩融客1.06億元的融資買入,扣除5513萬元的融資償還,尚有5139萬元資金凈流入,這引發了市場上已有先知先覺的投資者抄底的猜想。
滬市公布的本周二的兩融數據還顯示,300ETF、50ETF、180ETF、紅利ETF、治理ETF均出現資金凈流入,資金凈流入金額分別達到5139萬元、3342萬元、1003萬元、25萬元和1.4萬元。深市公布的本周二的兩融數據則顯示,深100ETF和恒生ETF出現270萬元和40萬元的資金凈流出,而深成ETF和300ETF則分別凈流入資金154萬元和43萬元。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稱,9只ETF基金中7只出現資金凈流入,總體資金凈流入9623.4萬元。這說明已有部分投資者通過抄底ETF指數基金抄底。
此外,在個股中,金地集團、中國平安[微博]、萬科A、蘇寧電器[微博]等股票也出現資金凈流入,金額分別達到5139萬元、3342萬元、2274萬元和1147萬元。
事實上,市場上已有不少私募人士表達了A股存在較高投資價值的觀點。
和君創業投資公司總經理李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從中國宏觀經濟未來走勢考慮,抑或是從中國政府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考慮,A股都不可能這樣低迷下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