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基金規模分析:增量貢獻來自新發基金
截至2012年10月19日,公募基金三季報已全部完成披露。總體上看,3季度公募基金行業管理總規模達到2.43萬億,相對于2季度小幅上升。存量基金整體遭遇凈贖回,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整體凈贖回大于高風險的權益類產品,以短期理財基金贖回比例最大。增量基金中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較大。
1. 基金規模小幅增加,貢獻來自新發基金
截至2012年9月30日,1101只公募基金的總規模達到24328億元(規模和份額統計中,ETF聯接基金只計算投資ETF以外的部分,未公布季報的新基金以發行份額為準。),相比于2012年2季度末小幅增長了147億元。行業規模由3季度前成立的存量基金規模和3季度新發行的增量基金規模共同構成,規模的增長全部來自于增量基金的貢獻:存量基金在3季度中規模整體下降了1548億元,而3季度新發基金總規模為1695億元,占全市場基金比例約7%。
存量基金方面,989只存量基金3季度總規模下滑6.40%,總份額下滑3.18%。說明存量基金規模的下降約一半來自于份額的凈贖回,一半來自于單位凈值的下降。
從份額來看,存量基金總份額凈贖回880億份,增量基金總份額為1699億份,約為存量基金凈贖回數額的兩倍。增量基金的認購量除了彌補存量基金的凈贖回外,給整個行業帶來的總份額的增加。
總體上看,存量基金份額遭遇少量凈贖回,凈值出現小幅下滑;3季度新發基金的新增份額是行業規模增加的原因。
保本型在3季度新發基金規模TOP10中,理財債券型基金占據6席,傳統債券型基金占據2席,QDII和保本型基金各占1席。理財債券型基金規模存在較大的差異,工銀瑞信7天理財規模最大,達到270.66億元;部分理財債券型基金規模不到20億,與傳統債券型基金規模相近。易方達恒生H股ETF和華夏恒生ETF作為跨境ETF創新產品,募集規模大于傳統ETF。另外,華夏、南方等大型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的中低風險產品也受到歡迎。
權益類基金方面,雖然發行情況不甚理想,但不少行業基金的成立體現了產品創新,為投資者提供了配置型工具,如商品方向的南方金糧油、鵬華中證A股資源產業、華寶興業資源優選等,醫藥方向的博時醫療保健行業、融通醫療保健行業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