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只股基10天內摘掉“賠錢帽” 景順長城占兩只
分由于份額拆分所致,目前市場上最便宜與最貴的股基價格相差近15倍
四季度的前十個交易日,上證綜指5陰5陽,震蕩反彈2.08%。
在年內末季首秀中,股票型基金整體表現略失水準,同期回報率落后大盤0.03個百分點。但令人欣慰的是,10天內,有9只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摘掉了三季末的“賠錢帽”,單位凈值重返面值之上。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單位凈值最“便宜”的股基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單位凈值0.26元),與目前市場上投資者可以進行申購的偏股基金中,最“貴”的嘉實服務增值基金(單位凈值3.74元),的價格相差14.38倍。
業內人士對于白菜價基金頻生的現狀表示,除因未踏準市場節奏導致凈值下跌產生毛基外,基金凈值出現2、3毛錢的情況很可能是基金公司為附和投資者注重價格成本的心理以及對買入價格認識不清的現狀,出于營銷考量對基金份額進行了拆分所致。
433只股基兩周回報率
首尾相差13.15個百分點
四季度前十個交易日,大盤在整理中震蕩上揚2.08%,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前成立的433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期間凈值平均上漲2.05%,整體略微遜色滬指漲幅0.03個百分點,其中凈值漲幅跑贏大盤的股基有192只,占比44.34%。
具體看來,四季度以來的10天小幅反彈市中,踏準市場節奏,表現最佳的是泰達宏利首選企業股票基金,該只基金10天內凈值累計上揚5.32%,也是唯一漲幅逾5%的股票型基金。上投摩根中小盤股票、天弘精選兩只股基緊隨其后,10天內凈值分別增長4.98%和4.94%,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與上述四季度首戰告捷的股基境遇恰恰相悖的是,有8只股基凈值逆市下跌。其中,民生加銀景氣行業基金,凈值更在10日內跌去7.83%,成為統計范圍內受傷最重的基金。此外,東吳行業輪動、易方達資源行業、博時回報、國富潛力組合、中郵核心主題、國富策略回報以及方正富邦創新動力等7只股基凈值也均在四季度前10個交易日中下跌1.21%、1.01%、0.39%、0.15%、0.14%、0.12%和0.1%。
即四季度開場的前十個交易日中,可比433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首尾相差13.15個百分點。
10天9只股基摘掉賠錢帽
景順長城占兩只
四季度以來的1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累計上揚2.08%,期間,9只三季度末時單位凈值跌破面值的股基成功翻身。
具體看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納入統計范圍的433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中,有343只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以下,占比高達79.21%。在四季度前十個交易日內,上述343只破面值股基中,有9只摘掉了賠錢帽。這9只股基分別是,景順長城優選、鵬華動力增長、景順長城能源基建、銀河消費、廣發制造業精選、南方優選價值、銀華和諧主題、建信核心精選和長盛同祥泛資源主題,截至10月21日,單位凈值分別為1.0404元、1.034元、1.019元、1.017元、1.017元、1.017元、1.011元、1.009元和1.007元,而三季度末時,這9只股基的單位凈值則為0.9958元、0.997元、0.989元、0.978元、0.986元、0.99元、0.998元、0.981元和0.993元。
15家公司旗下主動股基
全部跌破面值
《證券日報》基金周刊整理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之下的股基涉及65家基金公司。除去納入統計的股基數量在5只以下的公司外,有包括大成、寶盈等在內的15家公司旗下納入統計范圍內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全部跌破面值,占可比基金公司數量近3成。
與之相對應的是,華夏、匯添富、廣發、華寶興業和興業全球等5家基金公司則整體表現突出,旗下股基單位凈值保持在面值之上的數量均超過股基總數量的一半,占比分別為58.33%、55.56%、55.56%、50%和50%。
從單只基金角度觀察,目前單位凈值在1元面值之下的偏股型基金中,有17只基金的單位凈值在5毛以下,占3.93%。其中,最“便宜”的股基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單位凈值0.26元),與目前市場上投資者可以進行申購的偏股基金中,最“貴”的嘉實服務增值基金(單位凈值3.74元),的價格相差14.38倍。
業內人士對于白菜價基金頻生的現狀表示,除因基金未踏準市場節奏導致凈值下跌產生的毛基外,基金凈值出現2、3毛錢的情況很可能是基金公司為附和投資者會考慮價格成本的心理以及對買入價格認識不清的現狀,出于營銷考量對基金份額進行了拆分。 (隋文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