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季末考核 短期理財基金趁熱吸金
金證券記者 管偉
每逢年末、季末,就到了銀行存貸比考核的緊要關口。9月30日三季度末的考核時點又要到來,基金分析人士表示,隨著長假將至,加之未來半年市場形勢的不確定性,多數基民都選擇求穩減倉,因此出現了不少閑置資金。該人士指出,受制于貨幣基金節前停止申購,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短期理財基金成為安置消費之外閑置資金的有效通道。
短期理財基金迎上漲良機
隨著國慶長假以及季末考核來臨,資金市場利率回漲效應顯現。
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數據顯示,截至9月24日11點30分,除了一年期Shibor微跌0.02個基點以外,其他期限的Shibor均出現了上漲行情。其中,2周的資金利率最高,近期上漲了46.86個基點,至4.6986%,而一個月資金利率緊隨其后,上漲24.07個基點,漲至4.6654%。此外,短融利率從9月初3.87%上升到4.43%。
在資金市場利率企穩回升背景下,短期理財基金迎來了上漲良機。 一家基金公司的短期理財基金相關人士表示,由于金融機構在月末、季末、年末對資金的需求較平時更為緊張,以及央行連續逆回購的推動作用,9月末的市場利率要顯著高于當月其他時間平均利率。
基民求穩減倉閑置資金多
“股市的震蕩,以及許多股民對于未來半年市場形勢的不確定性,多數基民都選擇求穩減倉,因此出現了不少閑置資金。”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貨幣基金節前停止申購,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短期理財基金成為閑置資金的有效投資渠道。同時,隨著貨基投資組合下調,短期理財基金收益率優勢正逐步體現,也能更切合市場逐漸回歸的期間理財需求。
除此之外,央行頻繁的短期逆回購操作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下調準備金率的調節流動性功能。金融機構開始逐步修正貨幣市場利率單邊下跌的預期。
該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從央行逆回購傳達出來的意圖來看,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通過靈活的公開市場操作,不排除搭配準備金政策,來實現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當然,政策有效性相信仍將是央行關注的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貨幣市場利率將呈現出區間震蕩態勢,單邊上行或下行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短期看好固定收益類產品。
理財基金躲避期末發行
盡管短期理財基金的收益近期隨著Shibor的上漲而水漲船高,但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短期理財基金卻銷聲匿跡。據《金證券》了解,9月20日和21日,分別有中銀理財14天和國泰理財6個月結束發行,在9月最后一周沒有短期理財基金正在發行中,預計10月中旬開始,才陸續有短期理財基金開始發行。
一家即將發行短期理財產品的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9月最后一周是很難發行的,產品成立后的申購贖回時間也不要選擇在12月最后一周,這些時間都很容易受到銀行攬存沖擊。據悉,今年6月最后一周,上海某基金公司的短期理財基金第一次開放申贖,180多億份被凈贖回了約150億份,比例超過80%。
從9月份已成立的短期理財基金來看,都成功躲避了季末和年末。9月5日成立的光大雙月理財基金將申贖時間設定在每年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倒數第七個工作日至倒數第十一個工作日之間,躲過了每個季度的最后一周。以月度為申贖周期的大成月添利選擇在9月20日成立,也躲過了每月的最后一周。
一基金分析師表示,在銀行渠道中,由于存款考核指標往往是銀行客戶經理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今年的存款考核壓力也比前幾年要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季末到期的短期理財基金很可能成為銀行客戶經理攬存的主要目標。(管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