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面積減倉防守 攻守很糾結
上證指數持續下跌,創下了4年以來新低,月K線已出現自998點以來唯一的一次四連陰。在這場超乎想象的大跌中,基金隨市連連減倉,目前的倉位已經處于今年以來的低位。
基金減倉防守
根據海通證券(600837)金融研究中心的測算,截至8月30日,主動管理股票與混合型開放式基金的平均倉位縮減至75.96%,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已經減至80.22%,混合型基金的倉位則由70.86%減至68.49%。雖然這期間股票市值下跌不少,但剔除這方面因素,基金仍有主動減倉動作。顯然,在股指延續震蕩探底、前期強勢股補跌的當下,基金避險情緒上升,通過減倉來控制風險。
不過,從單個基金的倉位來看,基金經理之間的分歧仍然比較大,減倉防御雖然占據主流,但也不乏維持高倉位等待反彈者。海通證券金融研究中心的測算結果顯示,股票型基金中,倉位介于80%和90%之間,以及倉位介于60%和70%之間的基金數量同時有所增加,換言之,股票型基金中進行加倉和減倉的基金都不在少數,在倉位分布上存在較大的分歧。
此外,基金公司之間的分歧也比較明顯。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規模排名前十大的公司中,平均倉位雖然減少了,但其中仍有三家公司的倉位有所上漲,尤其是匯添富基金公司,倉位提升了8.86個百分點,領銜增倉基金公司。
市場短期仍承壓
博時新興成長基金經理李培剛認為,A股下跌的理由不外乎三點,一是國內經濟增速持續下滑,二是政策屢次低于市場預期,三是市場股票供需失衡。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和內需不足,這兩個問題必須要依靠制度的根本改變和完善才能逐步解決,這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但管理層如果能給市場一個長期可行的規劃,相信資本市場會提前反應。
而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的下滑已成定局,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股市短期仍然存在下行風險。大成基金認為,業績的不確定性將制約長線資金介入速度,對股市未來走勢構成壓制。近期中報表現不好的公司股價明顯下跌。市場加倉情緒明顯不足,若無重大政策出臺,短期內市場很難改變頹勢。在經濟見底之前,股市難以出現反轉之勢。
攻守糾結
即使認為后市仍會下跌,但在當前已經很低的點位上,繼續防守有可能錯失反彈,而提前進攻又可能再陷深潭,對于基金來說,究竟如何取舍也是道不小的難題。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在行業及個股的選擇方面比較糾結,一方面,周期股將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但估值下行已經有相當幅度;另一方面,食品飲料和醫藥雖然有防守屬性,可惜已經被市場充分挖掘。
李培剛則認為,在投資中要尋找那些能穿越經濟周期而實現較高增長速度的股票,長期投資,從而爭取實現超額收益。未來操作上,主要是在調整中逐步買入長期受益經濟轉型的行業,包括大消費、文化傳媒、農業科技、環保等領域。(王艷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