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募資額近3000億 創新產品領跑發行市場
記者 李銳
新基金的密集發行,成為股市當前最穩定的新資金來源。日前,隨著新一撥產品的蜂擁而出,新基金發行再次進入“軋鬧猛”狀態。盡管整體發行比較艱難,但受益創新產品的推出,今年新基金募資總額已經接近3000億元。不過,偏股基金依然整體低迷,對后市判斷還是比較謹慎。
新基金“輸血”3000億元
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按照認購起始日期計算,截至8月15日,今年以來共有190只新基金(分類單獨計算)正式成立,首發募資總額達到2956.48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在不到9個月的時間里,新基金已經為市場募集了接近3000億元的新資金。而在去年一整年,新基金募資總額也不過才2681.53億元。單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相對更加給力,這在近期成立的新基金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日前,南方基金旗下南方14天理財基金剛剛發行完畢,高達70.09億元的首發規模,盡管與上半年華安、匯添富首批短期理財基金的火爆發行還有差距,但超過70億元的首發募資規模,在近期的發行市場也是可圈可點。與此同時,作為業內首只發起式基金,天弘債券發起式基金首募規模也在33億元以上,考慮到其僅僅9天的發行周期,這樣的首發規模也是相當不錯。
此外,公告顯示,境內首只分級基金——國投瑞銀瑞福分級基金已于8月13日完成轉型擴募,8月14日起正式進入三年分級運作期。來自國投瑞銀基金的消息顯示,擴募后的瑞福分級基金資產規模逆市增長8成,超過72億元。這一結果,也使得瑞福分級基金的初始規模僅次于兩大跨市場ETF,成為進入今年以來初始規模前三甲的指數基金。
創新基金領跑發行市場
仔細分析后,投資者就不難發現,今年發行市場的“火爆”,主要還是得益于創新基金產品的推出,尤其是短期理財基金和跨市場ETF基金,這對發行市場的影響相當大。
就在上述統計中,部分基金首發規模都在100億元以上。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基金以329.69億元的發行規模,在上述所有基金中位居首發規模第一位,也是今年以來唯一一只首發超過300億元的新基金。緊隨其后的是匯添富理財30天A,首發規模也達到215.37億元。此外,嘉實滬深300ETF、華安月月鑫短期理財A、匯添富理財60天A,三只基金首發規模也都在150億元以上。此外,南方潤元、南方理財14天、華安季季鑫等基金首發表現都不錯。
相對于上述創新基金產品,其他產品的發行則基本未見起色,仍然處于泥潭掙扎之中。上述統計顯示,諾安穩健、諾安進取、信誠雙贏分級B、諾德雙翼B、金鷹持久回報B等,首發規模均在墊底之列。
基金后市整體偏謹慎
而對于后市,偏股基金整體依然偏謹慎。同樣是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8月14日,按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計算,77只今年以來成立的次新基金整體虧損,同期平均跌幅為2.45%,這樣的表現實在令人汗顏,因為同期老基金不但沒有虧損,而且是出現平均2.58%的上漲。兩相對比,次新基金的整體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其實,從近期倉位來看,次新基金整體依然偏謹慎,就在近期的市場調整中,多只次新基金凈值一直維持在1元,足以顯示其建倉謹慎。對此,今年業績表現不俗的上投摩根健康品質生活基金經理董紅波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表示,消費股的投資價值在經濟下行期尤其明顯,后市將繼續以大消費為重點投資方向,并強化研究、深入選股,挖掘出可以持續成長、具備持續競爭優勢的優秀公司進行長期重點配置。(李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