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叫停公募“參考收益率”
有基金業人士表示,監管層目前對基金創新產品已變得謹慎。
公募基金產品一度放開的“參考收益率”提法再度被禁止。
華安基金在昨日發布《關于華安月月鑫短期理財債券型投資基金投資組合構建情況說明的公告》稱,根據中國證監會基金監管部2012年6月11日公布的相關通知規定,后續公司將不再公布本基金的參考收益率,本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將根據此規定進行相應的修改。
作為首只可以提出參考年化收益率的公募基金產品,華安月月鑫第一期運作披露的參考年化收益率區間分別為3%~4%(華安月月鑫A)和3.24%-4.24%(華安月月鑫B),6月27日結束首期運作后,其A和B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23%和3.47%。
不過,6月11日監管層下發的《理財債券基金產品審核要點》中明確指出,禁止理財債券基金以參考收益率等形式預測收益率。這也意味著參考收益率說法正式壽終正寢。某基金公司產品設計部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監管層目前對創新產品已經變得謹慎。
證監會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表示,走創新通道的南方兩只本息絕對收益債券型基金,已進行兩次意見反饋,目前仍在等待證監會批準。
參考收益率夭折
根據基金法第二十條(四),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額持有人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這一點屢屢被基金業人士抱怨,同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信托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在銷售中,往往可以宣傳其收益率,從而帶來更好的銷售數據。
今年4月底華安月月鑫理財產品獲批,其產品契約明確提出參考年化收益率,因此被視為基金業的一次重大創新和突破。
“提出參考年化收益率實際上是利用了模糊地帶。”某基金人士說,提出參考年化收益率的邏輯是,由于產品投資采用的是固定期限、固定組合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其投資收益率區間是可以計算的,而實際收益率落入該區間可能性也很高。
“但市場存在很大爭議,畢竟基金法不允許提收益率。”上述人士說,而監管層窗口指導禁止公募基金提參考年化收益率,更多的是出于對風險的考慮。他說,今年基金業各種創新產品很多,給一家基金公司開了口子,那么其他基金公司也有要求,一旦放開很可能會出現風險。
在華安月月鑫參考年化收益率提法被禁之后,目前公募基金產品中僅有分級基金的穩健份額,可以提出約定年化收益率,并進行宣傳。
“當時也有討論,最終證監會同意的邏輯是,分級基金中的穩健份額不是單獨的基金,而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其約定年化收益率的由來,則是基于該分級基金在收益分配機制上的改變,即穩健份額犧牲了可能獲得更多的收益,從而對其進行的一種補償(相對確定的收益率)。
即使如此,在基金法不能承諾收益的前提下,分級基金對于穩健份額的約定年化收益率,在招股說明書中往往強調說,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
某參與早期分級基金設計的基金人士告訴早報記者,實際上關于分級基金當時亦有爭議。“最早提出約定年化收益率的是國投瑞銀瑞福優先(穩健份額),該份額實現收益的形式是現金。但是在第二只以及此后的分級基金中,證監會要求穩健份額實現收益的形式都是份額。”
“因為證監會覺得用份額實現收益更契合基金法。”上述人士補充說
創新窗口收緊?
在《理財債券基金產品審核要點》中,證監會除了禁止以參考收益率等形式預測基金收益率外,還對理財債券基金進行了一系列規范。
監管層將理財債券基金分為兩種模式,一種為采取嚴格的買入持有到期投資策略,在封閉運作期間建倉完畢后投資組合基本固定,投資收益預期相對明確、穩定的固定組合類債券基金(例如華安月月鑫理財債券基金);另一種為對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采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短期債券基金(例如匯添富理財30天債券基金)。
而在封閉期的長度設置上,兩種模式也各不相同。其中,固定組合類債券基金(華安模式)的封閉運作期限原則上應為15天、45天和75天,或1個月、2個月和3個月,或半年及半年的整數倍;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采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短期債券基金(匯添富模式),其鎖定持有期限應當在60天以內。
由于匯添富模式存在流動性的風險,監管層因此對其投資品種期限也作了相關要求。即單筆認申購基金份額采用固定期限鎖定持有的短期債券基金,在投資運作中可能會發生期限錯配風險,并且對流動性的要求較高,應按照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范圍進行投資。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過120天與鎖定持有期之和,最長不得超過180天。
一個不被關注的變化是,在監管層規范相關產品的同時,或對基金的創新變得謹慎起來。
“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創新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創新,無論是尺度還是空間,彈性都很大;但是這種狀況最近慢慢發生了變化,我覺得現在創新做得很艱難,監管層在慢慢收緊窗口,對創新更為謹慎,擔心出亂子。” 一位基金公司產品設計部負責人說。
此前多位基金人士告訴早報記者,理財債券基金僅是今年基金創新的代表之一:“今年各家基金公司都在挖空心思研發創新產品,一定程度上說,今年基金公司壓力最大的部門就是產品設計部門。”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表,目前共有21只短期理財債券基金等待監管層批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