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基金在清盤邊緣苦撐
有分析師稱,私募基金已經出現了第一波清盤,估計其后,公募基金也會出現大規模的清盤潮。
記者王瑞 根據部分基金公司發出的一季報或截至六月末基金凈值規模數據顯示,多只基金的資產凈值出現在了5000萬元“清盤線”的邊緣,更有多只基金近年來一直徘徊在清盤線的邊緣。
基金“中考”結束,根據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上證指數半年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逾七成基金實現了盈利,其中債基表現最為突出,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行業基金資產凈值達到2.44萬億元。與之截然相反的是,目前仍有多只基金被投資者冷落,面臨著清盤的悲慘窘境。
去年11月1日,國內首只QDII基金華安國際配置宣告終止基金合同,成為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一只清盤的基金。但是仍有多只基金徘徊在清盤的邊緣,極力苦撐,運用各種手段也不愿使“丟面子”的情況發生。
記者觀察到,這些瀕臨清盤的基金多數為偏股型基金,還有新基金公司的基金,以及業績表現較差的基金。
根據基金一季報以及部分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共有15只基金的資產凈值在5000萬元上下“晃蕩”,分別是申萬菱信0.51億元、天治趨勢精選0.48億元、天弘永定價值成長0.59億元、國聯安紅利0.54億元、泰信優勢增長0.55億元、泰信中小盤精選0.51億元、泰信天天收益0.45億元,萬家雙引擎0.54億元、景順長城大中華0.51億元、長城穩健增利0.56億元、泰達全球新格局0.51億元、長信標普100的0.43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數據)、長盛環球0.51億元、信誠全球商品主題0.498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數據)、諾德增強收益債券0.54億元。這些基金近年來也都逼近“清盤線”。
在這15只瀕臨清盤的基金中,有5只QDII基金,分別是泰達全球新格局、長盛環球、景順長城大中華、長信標普100、信誠全球商品主題。據各個基金的最新數據顯示,泰達全球新格局、長盛環球、景順長城大中華截至一季度末的基金資產凈值均為0.51億元左右,而長信標普100、信誠全球商品主題的最新數據截至6月末,資產凈值分別是0.43億元和0.498億元。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44條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后,基金份額持有人數不滿200人或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管理人應及時報告證監會;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向證監會說明原因和報送解決方案。基金契約書規定,存續期內,基金持有人數連續60個工作日達不到100人,或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應發布基金終止的公告。
據上述基金公司人員表述,即使是出現了小于5000萬元“清盤線”的情況,但因為基金的資產凈值沒有連續60天小于5000萬元,基金仍會正常運行。
業內人士稱,基金公司是不會讓基金清盤的,“一是關乎到‘面子’問題;再者,基金若清盤了,基金管理費怎么收取?”
不過也有分析師稱,私募基金已經出現了第一波清盤,估計其后公募基金也會出現大規模的清盤潮。(王瑞)
(證券市場周刊供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