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規則修改意在引場外資金入市
■記者 丁 鑫
近期,證監會接連修改并發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以及《關于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等基金行業相關管理辦法,并且從基金業公司治理、專戶投資、QFII準入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的開源引資,意在放松管制,吸引更多資金入市,這也顯示出監管層在引資力度方面十分空前。
中國社科院金融學博士、中國基金網總經理王香奇表示,對于修訂的內容及后續配套細則,體現了管理層放松管制、推動基金行業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未來基金管理公司在拓寬業務范圍、擴大基金投資標的、放寬基金運作限制、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行業服務行為等方面將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信建投分析師危斌認為,A股走勢低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增資金不進場。新增資金遲遲不愿入市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國內經濟面的不景氣;二是外圍方面除了歐債危機以外,美國經濟下滑明顯;三是A股市場的融資規模不減,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一位券商分析師向記者指出,此次監管層的引資措施對于A股的走勢低迷可能會起到一定的利好作用。
今年,在監管層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的同時,價值投資正悄然成為主流投資趨勢,國內外資金對于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漸升溫。并且伴隨著國內外資金投資中國市場信心的提升,國內投資者也正在變得更加理性,這其中也帶來了另一種改變,自然人投資者向專業委托投資轉變。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這種散戶投資者減少的趨勢是一種成熟市場的體現。
與成熟的美國市場進行比較,美國的個人投資者要想直接進入紐交所交易股票,需要個人的金融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或者2年內的薪金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上,而在這種高成本的進場條件下經紀商仍是多數投資者的選擇。美國股票市場的直接參與者成為了摩根、高盛這些經紀商,以及擁有自己席位的機構投資者,這也使投資者對于市場的擔憂程度相對較小。
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散戶的逐漸減少將成為我國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發展趨勢。(丁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