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型股基申購回暖 市場信心正逐步提升
二季度以來,共有13只主動型股票基金成立,平均募集份額為7.89億元,較一季度12只主動型股基,平均募集份額為7.63億元來說,均有小幅回暖。事實上,盡管兩市處在寬幅震蕩的格局當中,但基金的申購動能正不斷釋放。
股基申購熱情抬頭
統計顯示,2011年四季度,也有12只主動型股基成立,但受市場環境制約,其募集總額僅僅22.97億元,平均募集份額不足2億元。不過,今年一季度,在滬指探至2132點一線后,基金的申購情緒產生逆轉,成立的12只基金募集份額達到91.57億元,平均規模增幅近300%。
據記者從北京農商銀行雍和宮支行了解到,近一段時間以來,咨詢基金投資的儲戶多了起來,盡管以貨幣型基金購買者居多,但主動型股票基金的關注度正在增加。此外,記者從南京建行某營業部了解到,隨著投資者認知程度的增加,選擇定投股票型、指數型基金的投資者有明顯上升,不少年輕人也參與進來,以期分享中國股市的后市成長空間。
綜合券商觀點來看,西南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等研究員也認為,盡管經濟見底確認之前,市場仍可能出現波動或調整,普通股票基金在震蕩市中表現強于指基,現階段也是投資者布局主動型股基的有利時機。
募集規模有預見性
觀察2010年以來的季度性募集變化后發現,主動型股基的募資規模增減往往預示著下一階段的市場走勢。
2011年二季度,滬指大跌22.86%,并跌至2300點一線,但同期有20只主動型股基成立,募集份額7.35億元,較2010年一季度成立8只,平均6.63億元的規模有明顯“量價齊升”的現象。此后,2010年三季度,平均募集規模11.59億元,而同年四季度14只主動型股基成立,其平均募集份額達到14.43億元,創下階段性新高,而大盤同期也從2300點一線最大反彈至3200點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滬指逼近3200點后,主動型股基的申購情緒又再一次背離。
2011年一季度,主動型股基成立數下降至9只,其平均募集份額也下降至11.05億元。此外,雖然2011年二季度、三季度均有17只股票型基金成立,但平均募集規模不斷下降,從11.05億元走低至7.89億元、4.49億元。而滬指同期也相繼失守3000點、2600點,并在去年四季度失守2300點。
那么,目前的主動型股基申購回暖能否預示下一階段的行情呢?中原證券分析師李俊判斷,受“幫忙”資金影響,基金首募份額往往會有水分,但就市場趨勢看,7、8月份,隨著政策累積效應的體現,投資者應積極與開放的心態去看待2012年下半年的市場,預計下半年上證綜指有望出現15%-20%的漲幅,主要運行區間在2250點-2700點。
同樣,上海一偏股型基金經理判斷,考慮到政策放松和定向刺激經濟的舉措將逐步見效,以及流動性有望得到明顯改善,不排除下階段股市還有挑戰年內高點的可能;重點關注券商、地產以及低估值的品種。(李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