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協會今成立 業內希冀不要變成新衙門
曹元
“我機票已經訂了,晚些時候就去北京。”6月5日上午,上海某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
“我們公司領導應該在飛往北京的飛機上了。”6月5日下午,深圳某基金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人士透露。
“雖然我們的系統明天上線,事情很重要,但是我還是得趕去北京。”眾祿基金董事長薛峰說。
6月6日,包括基金公司、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在內的公司領導人將齊聚北京,他們的目的一致——參加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成立大會。
根據會議議程,6月6日上午將舉行大會主席團會議,由主席團成員參會,下午將舉行會員大會,由會員代表參會。6月7日上午將舉行成立大會暨年會。
據透露,會議議程幾經更改,最后確定在6月6日啟動,有“六六大順”之意。
然而,前往會場的基金業人士對這個新的行業協會有著不同的看法,采訪后,行業對協會大致分為兩種態度,其一是認為協會對基金業的發展能夠起到比較大的作用;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很難解決行業面臨的問題,作用有限。
協會的作用
在基金業協會之前,同基金業相關的行業性協會還有兩家,其一是中國證券業協會;其二是上海基金同業公會。
證券業協會是全國性的組織,成立于1991年8月28日,根據協會介紹,截至2011年6月,協會共有會員239家。后者于2010年11月18日成立,會員主要是上海地區的基金公司和外地基金分支機構。
而基金業協會成立后,證券業協會中的基金功能將剝離出來,但上海基金同業公會將繼續存在。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章程》(草案)中看到,基金業協會會員包括普通會員、聯系會員、特別會員。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機構加入該團體,成為普通會員;基金銷售機構、基金評價機構以及其他基金服務機構加入該團體,成為聯系會員;證券期貨交易所、登記結算機構、指數公司、地方基金業協會以及其他資產管理相關機構申請加入該團體,成為特別會員。
但無論對于哪種機構,入會都需要向協會交錢。據透露,基金公司的入會費將為10萬元,年費將按照基金公司上年營收的千分之二來征收,但最低不能低于2萬元,最高不得超過60萬元。
這同證券業協會有顯著差異。據透露,基金公司入證券業協會也是10萬元,但是會費并非按照上年營業收入,而是按照上年基金公司份額(貨幣基金除外)的萬分之零點三收取。最低不能低于2萬元,最高不得超過60萬元。
假設一個100億份的基金公司全部是主動型股票基金,按照1份=1元計算。證券業協會將每年收取30萬元年費;而新成立的基金業協會所收取年費也是30萬。
但是,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凈值上漲后,基金業協會收取的會費將高于證券業協會,反之亦然。
而上海基金同業公會的會費收取方式是分級劃斷。注冊費5萬元,基金公司上年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下3萬元/每年;100億元-300億元,5萬元/每年;300億元-500億元,7萬元/每年;500億以上9萬元/每年;異地基金駐滬分支機構1萬元/每年。相較之,上海基金同業公會收費最少,但上海基金公司卻要支付兩道會費。
對于協會的收費,行業內人士
并無異議,但是對收費后提供的服務卻有不滿。“收費和提供的服務理應該對等,但是目前我沒有感受到。”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該公司既是證券業協會的會員,又是上海基金同業公會的會員。
對于證券業協會,讓基金從業人員印象深刻的是,每年會組織基金從業資格的認定;對于上海同業公會,讓上海基金從業人員印象深刻的是,該協會每年會進行全員一整天的培訓。但是無論是資格考試,還是培訓,都還需要另外交費。此外,多位被采訪的基金從業人員并不清楚協會給行業帶去的其他幫助。
但他們希望,基金業協會的誕生能夠給予行業更多的服務。
擔心變成“新衙門”
“我是帶著幾個行業問題去的,希望協會能夠參與解決。”眾祿基金董事長薛峰認為,行業協會的成立,對行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10萬元入會費和年費得值”。
上海某基金公司總經理也透露,希望6月6日召開的會員大會能夠對行業目前存在的瓶頸探討出一些解決方案,行業協會進行推動。
“說實話,在金融生態中,基金業的地位最低,是食物鏈的底端,我希望基金業協會的成立能夠將大家的利益捆綁,形成合力,以提高行業地位。”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表示。
“希望基金業協會能夠協調行業利益、投資者保護、推動行業創新。”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王廣國表示。
歸納而言,行業從業人員對基金業協會的寄望體現在三個方面:解決渠道瓶頸、增加信息服務、降低推廣成本。
“當前基金業最大的瓶頸就是基金給予銷售渠道的傭金太高。”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表示,“如果基金業協會能夠協調同渠道的利益分配,是對基金業最大的貢獻。”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管認為,協會解決渠道瓶頸并沒有什么好方法,但他希望,協會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比如讓基金公司每月上報申購贖回情況,向會員單位公布行業平均申購贖回情況,對各家公司具有指導意義。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基金業協會在推動投資者教育方面應有用武之地。當前基金投資者教育工作基本都是各家公司各自為戰,付出成本較高,協會統一推動,可以降低全行業的成本。
但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對協會的作用表示擔心:“希望協會不會成為另一個衙門,另一個監管機構。”有基金公司高管認為,協會應該側重服務,而非監管。
他的擔心并不無道理,根據透露出來的消息,基金業協會現任籌備組組長、證監會原基金部主任孫杰或將出任會長。協會另設三名專職副會長,其中兩位或來自監管系統,分別是上海證監局副局長韓康和黑龍江證監局原局長曹殿義,而另一位則或是華夏基金現任副董事長、前任總經理范勇宏。來自監管機構的人員多于行業。(曹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