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財務造假上藥跌停 兩基金巨虧8000萬
上藥H股跌24%,淡馬錫賬面虧損3.63億港元
雙匯發展“瘦肉精事件”在投資者心中的陰影還沒有消除,A股上市公司上海醫藥又遭遇財務造假“黑天鵝”。
昨日,因涉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調查,上海醫藥AH股股價暴跌,A股盤中跌停,H股盤中跌幅一度高達35%,收市時跌幅有所收窄,但仍暴跌24%。上海醫藥AH股的暴跌,使得投資者虧損慘重。博時新興成長、鵬華價值優勢兩基金一日賬面浮虧超8000萬,淡馬錫賬面浮虧更是高達3.63億港元。
財務造假引發股價暴跌
前日晚間,媒體傳出消息稱,上海醫藥因重大財務造假等問題已經被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調查。《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上海醫藥一位在職高管爆料稱:“上海醫藥登陸H股后兩次大的收購案都存在嚴重財務造假,已經被證監會和香港聯交所調查。”該高管還表示,上海醫藥下屬子公司虛假潤色后的盈利情況并未被大多數董事會成員所知曉,一旦實情敗露將勢必引發董事會內部的震動。
據悉,監管部門對上海醫藥展開調查的直接導火索,是上藥去年5月登陸H股后的“兩大并購案”:今年2月上旬,上藥收購常州康麗制藥有限公司;今年3月,上藥收購新先鋒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爆料者稱,在上述兩大收購案中,都存在財務造假問題。
上海醫藥董事會辦公室否認了這一消息,該公司董秘韓敏隨后表示,公司很快就有正式的澄清公告,目前無可奉告。
然而,涉嫌財務造假的消息,在資本市場上卻掀起了大浪。
昨日A股開盤后,上海醫藥一路下挫,中午收盤時分,即落于跌停板,午后,30萬手的巨額賣單,一直將其股價死死壓在跌停板位置上;上海醫藥H股的跌勢更加慘烈,盤中跌幅一度高達35%,收盤時跌幅收窄至24%。
投資者或被深度套牢
因突發事件引發股價暴跌,投資者記憶最為深刻的,恐怕是去年4月份雙匯發展遭遇“瘦肉精”事件引發的股價連續跌停。不少投資者表示,如果上海醫藥確實存在財務造假問題,恐怕股價將進一步遭受沖擊,使得投資者很有可能會被深度套牢。
上海醫藥A股前十大股東中,公募基金(兩席)和保險資金(三席)就占據了五席。其中,博時基金旗下的博時新興成長基金持有上海醫藥6339.93萬股,為第四大流通股股東,所持股票市值前日還在7.57億元左右,經過昨日的跌停,市值縮水到6.81億人民幣,單只基金浮虧即達到7500萬元;鵬華基金旗下鵬華價值優勢持有上海醫藥850.03萬股,為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昨日的跌停,也讓該基金在這支股票上浮虧上千萬。
相比這兩家基金,上海醫藥H股的機構投資者的虧損更加慘烈。根據聯交所資料,淡馬錫目前持有上藥H股共1.24億股,占H股總量約16.2%。前日上海醫藥H股收盤價為12.04港元,昨日收盤價跌至9.11港元,一天賬面浮虧即達3.63億港元;另一投行摩根士丹利持有上藥H股6193.7萬股,占H股總股份8.09%,昨日的大跌,使得大摩的投資同樣被深套。
從上交所昨日晚間公布的交易數據來看,在賣出榜中,前三位都是機構席位,這三個機構席位賣出金額總計達2.1億,表明機構投資者在堅決離場,以規避上海醫藥后期可能出現的持續下跌。
■鏈接
A股沖高回落
調整格局延續
周三大盤未能延續上一個交易日的反彈勢頭,而是走出沖高回落走勢,弱勢格局依舊。
昨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受券商轉融通業務推出進入倒計時,以及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正式啟動等利好消息影響,券商板塊開盤即大幅領漲,帶動大盤一路上行。然而,由于多頭信心不足,加上市場熱點板塊匱乏,使得跟風效應僅僅是曇花一現。此后兩市雙雙掉頭向下,滬指最低跌到2350點這一半年線位置才止跌企穩。
東吳證券研究員羅佛傳指出,周三大盤再現調整,盤中一度吞沒上一個交易日的漲幅,表明目前市場心態較為脆弱,投資者信心的修復需要一個過程。“大盤若要扭轉弱勢,必須有新的主流人氣板塊的崛起。”建議持股的投資者可繼續持股觀察,輕倉的投資者少量介入為宜,目前還不能盲目地加大倉位。
太平洋證券研究員李金方則表示,本輪市場調整的主要因素是外盤連續暴跌。上周末G8峰會召開以后隔夜歐美股市大漲,這樣一來外盤的影響將逐漸變小,本周權重股相對企穩回升,地產股走勢較強,這有利于市場走好出現一定的轉機。但由于期指上所形成的壓制,若沒有利好刺激的話,市場短線很難走出底部。在大盤沒有明確作出方向性選擇前,建議投資者繼續維持謹慎的操作原則,控制好總倉位,半倉為宜、不追漲。(田志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