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公司陷入虧損泥潭 機構入場掃貨債基
新基金公司陷入虧損泥潭
財通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和國金通用基金三家于2011年新設立的基金均陷入虧損泥潭。
升華拜克(600226)公布的2011年報顯示,其持有財通基金30%股權,初始投資額6000萬元,截至2011年末賬面價值僅為4085萬元,報告期出現1915萬元的損益。
截至2011年底,成立僅半年的財通基金實現營業收入292.38萬元,凈利潤虧損6383.70萬元,月均虧損超過500萬。而在成立之初,在升華拜克的半年報中,財通基金虧損為3241萬元。
有關財通基金在成立初期的虧損現象,升華拜克解釋稱,2011年基金行業面臨著異常艱難的生存環境,基金行業普遍投資業績不佳,從而影響基金的銷售規模。不過,財通基金的股東提出了三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公開資料顯示,財通基金首只公募基金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基金初始規模為10.58億元。
升華拜克對2012年一季度的經營業績的預計是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70%-90%.業績變動則因參股財通基金仍處于開辦初期,目前收入較少,需要不斷加強產品開發,拓展銷售渠道,因而增加了運營費用,預計將影響公司投資收益。
監管層有意為私募轉型做公募留空間
私募是否被納入監管的爭論始于《基金法》修訂之時,時隔近三年,分歧仍然存在。然而,記者了解到,新的基金法草案已經初步起草完畢,并移交至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審閱。
可喜的是,私募基金不僅被寫入《基金法》修訂草案中,監管層有意為私募基金轉型做公募基金留有空間。
記者從接近基金法修訂人士處獲悉,新的《基金法》草案涉及到私募基金,監管層欲推動私募基金的陽光化、規范化發展,監管層在基金法修訂之際有意搭橋,為經過一定年限考驗、長期業績穩定居前、已有一定規模的私募轉為做公募基金留下一條口子。
記者同時了解到,《基金法》修訂草案要先征求國務院意見,在國務院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需要經過兩次人大常委會審議,如果上述過程中,均無重大爭議,年內出臺的可能性比較大。今年年初,已經以人大常委會名義征求國務院意見,現在新基金法草案已經提交至人大常委會審議。
機構入場掃貨債基
近來,資金面放松信號不斷,對債市向好形成最大支持。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市場先后發行了18只債券型基金;其中已經完成募集的有12只,合計募集規模高達168.85億份,平均募集規模領先股基45%.不僅信誠雙盈A、中歐信用增利A、金鷹持久回報3只分級債的低風險份額全部提前結束募集;民生加銀 4月12日也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旗下正在募集中的民生加銀信用雙利首發僅7個工作日,銷售即超過10億份。而在今年已經成立的債基中,廣發聚財信用狂募45億份,招商產業、中銀信用增利兩只基金首募規模也超過20億份。
可以說,債基今年的熱銷超出了市場的預期。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事先真的沒能想到募集狀況會這么好(該公司發行的一只債基不久前結束募集),低估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
上述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從我們的申購狀況看,機構依然是債基的申購主力;特別是險資,最近一段時間對債基產品的需求量很大。這主要還是由于國內當前處于降準及降息周期開始的通道中,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通脹壓力有所緩解都對債市形成利好。一旦經濟真的復蘇,可能更具優勢的就是偏股類的產品了。”
相關新聞
更多>>